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政治纵深

【审批之规】

红顶中介摘帽转型

  【本报记者吴勇】

  托人情、找关系,这是温州德源电气新建项目负责人陈时奔曾经经常碰到的尴尬事。

  按理说,像德源这样的民营企业需要中介服务时,到市场上找中意的中介公司,讨价还价一番,双方谈妥就好了。可现实中,陈时奔却经常没有自主选择权,一些中介服务甚至是“被指定”的。

  中介服务是行政审批的关键环节,一般占项目审批全流程近三分之二时间。我在基层一线采访时发现,凭借与政府和企业打交道的便利,不少中介成了个别政府部门权力寻租的通道。

  改革势在必行。今年7月6日,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省测绘大队等7家中介机构,一起竞逐德源“三测合一”项目。通过综合要素的公开比选,设计集团最终以8.5万元中选。陈时奔告诉记者,不仅是中介服务价格大幅降低了,更重要的,是“以往,是业主千方百计找中介,而现在则是中介公司主动找我们谈项目,企业更有自主权了。”他说。

  回望这一年,这项改革让温州的中介服务整体提速49.8%,全市审图、测量等中介服务费用减少40%,为企业节省检测、检验、鉴定等各类费用约5000万元。


浙江日报 深读·政治纵深 00010 红顶中介摘帽转型 2016-12-29 浙江日报2016-12-2900024 2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