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政治纵深

【比学之规】

书记夜考赛出实绩

  【本报记者何苏鸣】

  这是一个特殊的考场。杭州市省府路9号,省人民大会堂。和浙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方针政策,都在这里酝酿、碰撞、激荡、汇聚。

  从3年前的那个夏夜——2013年7月25日开始,每个季度总有一两个晚上,这里都成了特殊的“考场”。

  这是一场不一般的“考试”。“考生”是全省各县(市、区)委书记的代表,考题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些“一把手”身在各地,透过电视屏幕,参加这场特殊的“夜考”。

  县委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是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石。如何锤炼一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县(市、区)委书记队伍?

  2013年7月,浙江省委创造性地推出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每次会议都安排在晚上,为的是不影响日常工作,所以,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为“县委书记‘夜考’”。3年多来,每个季度都有一部分书记发言“赶考”,已成为制度。

  “不发言的不等于不优秀,但发言的一定是干得好的”,县委书记们说,这样的“夜考”,是展示成绩、交流心得的“赛场”,更是找准短板、抓好落实的平台。

  许多县委书记告诉我,每一次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展开的交流,是对前阶段工作的检阅,更是吹响下阶段工作的集结号。

  置身“考场”,每个人都会被这种特殊的气氛“点燃”——这是你追我赶的赛场,这是时不我待的使命,这也是浙江的未来。


浙江日报 深读·政治纵深 00010 书记夜考赛出实绩 2016-12-29 浙江日报2016-12-2900009 2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