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坚持开放融入 谋求跨越赶超

江城建德,迈向宜居宜业幸福城

  坚持开放融入 谋求跨越赶超

  江城建德,迈向宜居宜业幸福城

  严卫华 陈 迁 周 洲

  五年时间里,一座城市的面貌能够发生多大的改变?对此,建德市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改变比想象中来得更多:城市中心的“烂疮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跳动的“城市绿心”;畜禽养殖大户没影了,办起了“建德果蔬乐园”;被人戏称为“长白山”的碳酸钙基地停工了,入主的是精密仪器的生产线……

  所有的改变,都指向一个方向:全城百姓的福祉。五年来,这座被17度新安江半环绕的浙西城市,引起了全国的瞩目,全国首家“支付宝+县域服务”试点、全国首批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首批古村落保护利用试点等均花落建德。

  站在过去五年的基石上,建德市发展之路从未如此清晰:今后五年,江城建德将朝着“浙西综合交通枢纽”“省级现代特色产业集聚区”和“长三角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方向,打造国内一流的宜居宜业幸福城。

过去五年,建德大步奔向“绿富美”

  治水拆违与旧城改造并举

  美丽江城催生“美丽经济”

  污水横流的河道上,铲土机挥舞铁臂清扫淤泥;工人们半身淌着泥水,向池塘垃圾宣战……当这些充满冲击力的画面,将建德“五水共治”的生动场景展示在你面前,全民治水的高涨热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年来,建德市委以“砸锅卖铁也要保护好生态”的决心,打响了“清三河”“污水零直排”等系列攻坚战。2014年,建德市捧获全省首批“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大禹鼎”。

  水环境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产业。近年来,建德市委把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作为治水拆违的重点,累计关停畜禽养殖户3289户,生猪存栏减少68%,规模化蛋鸡养殖减少61%,禁养区清零退养。

  淘汰落后产能,重现绿水青山。近年来,建德市累计关停低小散企业420余家。其中,化工企业从2014年的39家整合到15家。此外,通过引导企业联合重组、关停转产等方式,建德市碳酸钙产业得到整改。

  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乡村“美丽经济”。在建德市委引导下,畜禽养殖户做起了农场主,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目前,建德建成了16家“果蔬乐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2015年,建德全市农业总产值保持6%以上较快增长,乡村旅游收入增长28.4%。

  与此同时,建德市委纵深推进“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等行动,城市更新同步跟进。紧邻新安江的老城区府前路区块,是当地有名的棚户区。自去年开始,建德市委仅用一年时间,啃下沉疴60多年的“硬骨头”,顺利完成450多户居民的征迁安置。

  “敢于攻坚克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凭借这股干劲和拼劲,截至今年8月底,建德市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70万平方米,完成“三改”265.7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达84.5%。

  一江清水入城来,优化了城乡人居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8月,总投资超过10亿元、占地420亩的农夫山泉四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建德将新增110.5万吨饮用水和饮料生产能力。

  改革创新与招才引智并重

  重大项目开工刷新历史纪录

  在建德,创新已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面对新常态,建德市加快改革创新,搭建浙西跨境电商园、环保科创中心、逸龙文创园等产业平台,电子商务、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大力培育产业新平台,以创业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近两年,建德市大力建设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德园区,引进新安集团战略性新材料、东方雨虹新型建材、国际香料香精杭州公司等13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助力经济插上“互联网+”翅膀。2015年11月,建德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以来,园区签约入驻企业达到61家,成功引进中国网库、丘丘谷、指来指往等优质电商平台。

  在建德,“美丽就是竞争力”的效应突显。在乌龙山,建德引进投资10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三江两岸流域,建德投资20亿元,打造“江南秘境”国际旅游度假区;在新安江畔,建德引进浙西数据中心。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今年11月,建德航空小镇开通省内首条低空旅游专线。位于建德寿昌的千岛湖通用机场,是目前我省首个投入运营并具有民用机场许可证的A类通用机场。目前,小镇已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注重招才引智与产业挂钩,引导人才投资创业。建德市出台“人才新政23条”,资金投入从每年40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据悉,LED智能照明、智能裸眼立体互动显示装置研发及产业化、新型抗氧化酶等“国千”人才项目,先后在建德落地。

  改革创新精准发力,建德发展气势如虹。2015年,省市县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20%以上,均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增幅在杭州十三县(市、区)中位列第一。

  四项机制与“三匠”精神并轨

  真抓实干锻造“狮子型”干部

  大海航行靠舵手。近年来,建德市委坚持以实干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靠得住、过得硬、打胜仗的“狮子型”干部队伍。在面对难题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下,建德市涌现出一大批尽责担当的好干部。

  为年老体弱的困难家庭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在建德,“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已经成了常态。乡镇干部从“案头”走向“田头”,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六个领衔”抓班子,打造“指挥堡垒”。建德在市级层面建立市领导领衔负责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信访包案、难题破解的“六个领衔”工作机制。

  “四项机制”带队伍,锤炼“一线铁军”。在建德各乡镇和各部门,建立了“排名通报、曝光整改、督查考核、约谈问责”四项机制。对进度落后、问题较多的乡镇主要领导,由建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企业还有什么困难?还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这是建德市乡镇干部走访企业时,说得最多的问话。乡镇干部“进企走访、帮企解困、助企发展”,让群众和企业尝到了转型升级的甜头。

  选贤任能看实干,打通干部能“上”能“下”通道。建德市建立领导干部办事实绩档案制度,记录重大项目等进展情况及绩效评价。此外,建德市出台《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实施办法》,推进干部能下工作制度化。

  在真刀真枪抓落实中,建德市各级干部铸就了“三匠精神”:一是当“木匠”,一把尺子量到底,依法依规抓好各项工作;二是当“铁匠”,以铁的决心、铁的作风、铁的纪律克难攻坚;三是当“泥水匠”,善于调节抹平矛盾,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

未来五年,建德构筑

“五大产业新高地”

  做强做优,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

  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推动碳酸钙、五金电器、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大健康、智慧物流、通用航空、水产业等新兴产业;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先进制造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做强做优草莓、茶叶、药材等优势产业;以航空小镇建设为载体,加快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为百亿园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打造航空小镇、草莓小镇等特色小镇。

  内外联动,构筑开放发展新高地

  主动融入杭州都市圈,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以新安江科技城为主平台,培育“孵化器+加速器”创新服务链条,促进环保科创中心、心安创客等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器快速发展。

  聚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抢抓乾潭镇省级小城市培育机遇,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建立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品质升级,构筑城市发展新高地

  抓住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加快实施塘坞等棚户区更新;按照“一镇一特”“一镇一品”的思路,加快培育一批风情小镇;持续推进桥东城市客厅等重要区块开发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积极推广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智慧应用。

  积极拥抱高铁时代,全力做好杭黄高铁、金建高铁、衢建高铁建设,打造高铁沿线经济带;推进临金高速建德段等项目实施,加快建设建德港十里埠综合作业区和姚坞、黄饶客运码头建设。

  水清岸绿,构筑生态文明新高地

  推进实施“新安江母亲河”保护行动,打造岸绿景美的城乡水环境;推进“五气共治”,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异味、废气、油烟等环境问题;全力争创“无违建市”,持续深化“四边三化”“两路两侧”等工作。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扎实开展环境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幸福安康,构筑民生事业新高地

  完善就业扶持政策,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体系,弘扬创业文化,改善创业环境;以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为重点,坚持“输血”和“造血”两手抓,培育农民收入新增长点。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建成运营浙西国际心脏中心、杭州七院浙西院区等项目;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推进医养融合,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江城建德,迈向宜居宜业幸福城 2016-12-28 浙江日报2016-12-2800004;浙江日报2016-12-2800008;浙江日报2016-12-2800010;浙江日报2016-12-2800011 2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