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美丽乡村

土地里,
有光荣和梦想

  社会学家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现代化进程中怎样找到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契合点,并最终迈向一个美好社会。他认为“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虔诚地守护着脚下的土地,也忠实地维系着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生于斯,长于斯,一代又一代人聚村而居,从容地摸熟身边每个人的生活,每件事的规律,每样物的性格。土里,最终长出了光荣的历史。

  也就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工业和商业文明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改造力量。城市的空间越来越开阔,而乡村的机遇越来越荒芜。固守脚下的土地,逐渐难以让农民安身立命。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踏上了前往城市的路程。

  而从季伟平们的经历中,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种让人惊喜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以一种更加自觉的方式回归农村,在这里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回归的思想根源在于,历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扩张之后,眼下的乡村建设热潮,开始从很大程度上抛弃对于现代性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后现代语境内的“新乡村主义”。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乡土,思考农业文明。乡村也不再是被启蒙、被改造的对象,而是正在被寻回的精神根源。

  回归者中,除了许多像季伟平这样的传统农人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大量新农人的加入。有人将后者的回归比喻为“新知青”的上山下乡。

  不同于半个世纪以前、为着不同原因选择下乡务农的年轻人,“新知青”们不仅具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一定的资本积累,其态度也更加积极主动,充满创造激情。在这一过程中,人与土地、农业与食物、自然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被悄然改变,由对立转变为和解,并朝着和谐相处的目标大步迈进。

  如果说,新乡村主义是回归的内在因素,其外在推动力,则是来自于城里人对于乡村“第三空间”的需求。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生长出来的大量城市中产阶层,急于寻找一个暂时逃离于办公室与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间”,更贴近自然、贴近人的情感的乡村,成了他们摆脱眼前桎梏的最佳目的地。

  这样的乡村,绝不是重回凋敝破败的原生态乡村。它必须具备城市里所具备的便利的生活条件、各种基础设施,与城市的距离也不宜太远,一般以驾车3小时以内到达为宜。有人曾寓言,谁抢先一步认识到这种需求,把乡村打造成第三空间,谁就能赢得市场。

  在浙江,先行者已有不少。德清莫干山上的洋家乐便是典型代表。随后,各类民宿和农家乐在浙江乡土中遍地开花,农村电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业态逐步兴起。乡村,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资本和人才。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来自于长期以来中央持续释放的重农强农信号。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而自去年12月我国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破冰而出,全国新农业现代化规划落地生根,保生态减消耗绿色增产初见成效,全年1000万人口的脱贫任务有望超额完成,脱贫攻坚实现良好开局。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业结构更顺更优。

  当曾经出走的“云和师傅”们回过头来,再以市场的眼光重新审视乡村,绿水青山、生态农产品、古村落、农耕文化等等被遮蔽的价值终于开始显现出来。返乡、回村,投身乡村建设,以季伟平为代表的“云和师傅”们的回归,是感知到乡村新机遇后做出的行动。而他们的实践,同时也在为乡村提供发展的新动能。例如,将几间老房子改成民宿,就有可能创造出停留的空间,解决农民就业,改变乡村的风貌。

  尽管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成功的样本必然会凝聚更多的关注,终将重现乡土的价值和分量。


浙江日报 深读·美丽乡村 00010 土地里,
有光荣和梦想
2016-12-28 2372112 2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