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山海水城 和合圣地 制造之都

文章导航

多彩三门

  印象台州2016·

  多彩

  三门

  作者:罗亚妮 设计:项蔚

  “多彩三门”主体图形为一抹上翘的船艄,这里仿佛是为海而存在,蓝绿色是这里最真实的色彩。

  三门,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三门湾畔。

  这里是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的地方。1928年,包定等革命志士领导发动亭旁起义,打响了浙江省武装反抗的第一枪,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亭旁区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是全省第一个解放的县。

  三门胶带产业发达,是中国胶带工业城所在地,目前形成了集检测、信息、研发、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其中三角带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输送带及各类传动带年产量约占全国1/5,是浙江省胶带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唯一的胶带出口基地。

  “三门湾、金银滩”,三门海岸线长227公里,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21万亩、岛屿122个,是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三门青蟹、缢蛏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誉为中国青蟹之乡,《舌尖上的中国Ⅱ》就在这里开拍。

  一曲船歌溯青蔓,数声渔笛吹芦花。岛上肥肥的青蟹在横行,跳跳鱼则在四处张望,居住在金银滩上的渔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撒网捕鱼的海上生活,造就了灵动的渔民风情。这些能工巧匠,巧夺天工,成就了千洞之美的蛇蟠岛,洞内有水,水中藏洞,奇岩怪石,山岚烟霞。多宝讲寺的舍利塔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折射出三门的多彩文化。

  【多宝讲寺】

  多宝讲寺位于三门高枧乡,始建于东晋,清代曾二度重修,是浙江最大藏传佛教大般若宗道场。经过多年的重建,现在的多宝讲寺已日趋完整,寺内有大师殿、藏经楼、舍利塔等景点。

  【三门石窗】

  三门石窗,三门湾普遍使用的镂空雕花石窗,始于南宋,盛于明、清。三门石窗是三门湾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蕴涵着三门人民高超的石雕技艺,拥有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被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并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门平调】

  三门平调早期以民间艺人演唱形式,流传于三门湾畔。它的原始形态为贺彩词,经明、清两代不断创新,并融合乱弹和三门民间小调,形成了地域特色较强的传统剧种。三门平调善用绝活技艺,念白采用三门方言,传统平调以家庭伦理戏为主,教化色彩浓重。

  【健跳港】

  健跳港,又称琴江,是浙江省四大深水港口之一,位于我国黄金岸线中段,是浙东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同时也是戚继光抗倭的重要战场。明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倭寇侵犯健跳,戚继光率部抗御,歼灭倭寇,取得全胜,为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歼灭倭寇的功绩,于健跳城内建造戚公祠。

  【三门小海鲜】

  三门小海鲜,敢为天下鲜。“讨小海”是极具三门地方特色的习俗,以此方式得来的海获,被称为“小海鲜”。三门青蟹、三门望潮、三门跳跳鱼、三门缢蛏等小海鲜均盛名在外。三门青蟹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自2002年起,每两年会举办一次青蟹节,打响“三门青蟹横行世界”的品牌。2014年,三门跳跳鱼、三门望潮惊艳亮相《舌尖上的中国Ⅱ》,2015年,展示三门近百种海鲜美食的纪录片《小海鲜》登陆央视,并先后重播9次。小海鲜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近30亿元。

  【三门祭冬】

  人类非遗,三门祭冬。自明朝以来,每年冬至,三门各地房族均有拜冬祭祖的习俗,尤以亭旁镇杨家村、海游镇上坑村与健跳镇小莆村宗族祭冬规模最大、程式最完整、传承最完好。其内容由取长流水、祷告祈天、祭祖、演祝寿戏、行敬老礼、设老人宴及与之伴生的相关民俗文化组成。目前,三门祭冬依然是当地村落极其重要的祭祀和庆祝性节日。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三门祭冬作为“二十四节气”项目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蛇蟠岛】

  台州第一大岛,历经800多年的开采,岛上留下奇洞异穴1360余个,人称“千洞岛”。洞内四季如春,洞外波光帆影,是不可多得的旅游避暑胜地。在上世纪30年代,蛇蟠岛曾是电影《渔光曲》外景拍摄地。

  【礁石博物馆】

  扩塘山岛,位于三门县浦坝港口,全岛由褐红色火凝灰岩组成,以形态各异的礁石和独特的岩体而得名,海蚀地貌在国内罕见,号称“中国礁石博物馆”。

  全岛共有连绵近十里长的礁石群和洞穴。在海浪长期的冲刷下形成了数百个象形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生命之门”“蛟龙出海”“好望角”“乌皮礁”“天矛地盾岩”“十八罗汉岩”等。

  【东屏古村落】

  东屏古村落位于三门横渡镇,因村东的东坑山形似帷屏而得名。东屏拥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群,精美绝伦的雕刻装饰等,享有“浙东传统民居博物馆”的美誉。自明清以来,东屏深受倭寇肆扰和海禁影响,几度毁灭,重建后被誉为“中国海防文化第一村”。

  【浙江红旗第一飘】

  三门是浙江第一个成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1928年,星星之火在三门亭旁首次点燃。新中国成立以后,三门人民为了悼念革命烈士,先后建立了亭旁起义纪念碑、馆和黄豹山包定烈士塑像。


浙江日报 山海水城 和合圣地 制造之都 00022 多彩三门 2016-12-27 浙江日报2016-12-2700005;浙江日报2016-12-2700008;浙江日报2016-12-2700013;浙江日报2016-12-2700039;浙江日报2016-12-2700020;浙江日报2016-12-2700009;浙江日报2016-12-2700033;浙江日报2016-12-2700034;浙江日报2016-12-2700043;浙江日报2016-12-2700046;浙江日报2016-12-2700041;浙江日报2016-12-2700044;浙江日报2016-12-2700042;浙江日报2016-12-2700045;浙江日报2016-12-2700006;浙江日报2016-12-2700010;浙江日报2016-12-2700015;浙江日报2016-12-2700021;浙江日报2016-12-2700022;浙江日报2016-12-2700027;浙江日报2016-12-2700028;浙江日报2016-12-2700035;浙江日报2016-12-2700037;浙江日报2016-12-2700047;浙江日报2016-12-2700048 2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