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地铁为杭州带来更大想象

  地铁一出现就被视为大都会的象征。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城市未来的骨架,随着轨道交通出现,城市空间被再次重组。

地铁为杭州带来更大想象

肖 纯

  12月21日,杭州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至2022年,杭州将形成包括10条地铁和2条市域线、总里程数超过44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尽管杭州在2012年就有了首条地铁,但与城市发展速度、市民出行需求相比,地铁供给还远远不够。最新数据显示,杭州轨道交通里程在国内城市中居第13位,这与杭州的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

  我们愿意相信杭州轨道交通的谨慎与审时度势,毕竟轨道交通建设不能唯长度论。理想的规划应是四面八方的地铁在市中心汇集,然后再分散到各个方向,这样能在短时间内运送最多旅客。市中心交通压力最大,如果在这一地段内,运行相同线路的地铁越多,越能分散客流。这样还能降低单条线路的发车频率,如果15分钟一班,有3条线路在该区重合,发车频率实际就成了5分钟一班。这种线路设计在国外很常见,但国内地铁就只能增加单线发车频率,即便增加了车次,一旦出了市中心,客流骤降,频繁发车就会造成浪费。

  杭州轨道交通作为后起之秀,能否通过高瞻远瞩的规划,一举补齐短板,实现弯道超车?

  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很多国际化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不亚于中国城市,但汽车的高保有量并不意味着高使用率。由于轨道交通的便利,完全没必要使用汽车。在伦敦、纽约等地,方圆500米内就有地铁站。这种高密度的站点分布,保证了人们使用轨道交通的便利性。重点在于,轨道交通以及其他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能否真正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解决了市民出行难的痛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城市未来的骨架。古代很多城市沿河而建,除了取水方便,还有水运便利等因素。在汽车时代,城市突破了河流的束缚,实现更大尺度的发展,公路取代河流成为城市的骨架。而随着轨道交通出现,城市空间被再次重组。

  现代城市规划中交通引导发展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的模式,让轨道交通从简单的解决拥堵,到促进商业、激活郊区,甚至再造城市。新宿和拉德芳斯正是得益于轨道交通带来的机会,最终夯实了东京和巴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正因如此,杭州有必要将轨道交通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鼓足更多干劲、拿出更大智慧加以发展规划。

  如今发达国家的很多城市都将目光投到地下。如果说天际线是城市高度的剪影,地下空间则在深度和速度上,铺就了通往国际化大都市的高速路。这里所指的地下空间早已不局限地铁和地下管廊,还应谋划更宏大的蓝图。

  对杭州而言,除了地下管廊与轨道交通之外,将来必然会有很多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过江隧道等。如果前期缺乏统一规划,让这些地下空间各自为政,就无法形成互联互通的大格局。杭州此前在城市治理上的“多规合一”就是旨在解决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的问题,此举无疑会强化对地下空间的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

  1863年,地铁一出现就被视为大都会的象征,地铁与都市的英语都是Metro。杭州轨道交通三期的建设,可以让城市发生更多美好的改变,承载起杭州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光荣与梦想。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地铁为杭州带来更大想象 2016-12-23 浙江日报2016-12-2300008;浙江日报2016-12-2300004 2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