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阅读会

将振兴中国
之责任,置于
自身之肩上

  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近日,《东方巨人——孙中山生平故事》一书,由红旗出版社隆重出版。

  该书由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理事、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朋教授,和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高德宝副教授编写,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提供珍贵的资料。

  该书全面记述了孙中山先生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南海之滨到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的伟大一生。他少年立志、海外求学,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孙中山的革命道路崎岖坎坷,既有成功,又备遭险阻,但他百折不挠。他不断地总结经验,追求新思想,探索新道路,而且勇敢地随同历史发展进程一道前进。孙中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信经过人民的斗争,中国一定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实现大的发展,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先进的国家,“和他们并驾齐驱”。他以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为实现这个理想奋斗不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显示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英雄气概。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从不满足于革命事业的初步成果,从不讳言革命的挫折与失败,总是不断吸收经验教训,再接再厉,奋斗到底。他在晚年更以“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一贯精神,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无愧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孙中山一生宣传“天下为公”和“民有民治民享”,坚持“唤起民众”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直到生命最后时刻,他仍然为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而大声疾呼。孙中山这种革命精神是他留给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最珍贵的遗产。

  孙中山先生当年说:“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因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再次回望先辈们的奋斗理想,“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阅读会 00019 将振兴中国
之责任,置于
自身之肩上
2016-12-16 2186702 2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