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奎卖船记
—一位象山渔民的守海之道
本报记者 沈晶晶 县委报道组 陈光曙
核心提示:千百年来,在物产丰饶的滩涂,在浩瀚无垠的东海,勤劳的浙江渔民谨守“不竭泽而渔”的教诲,怀着敬畏之心,对海洋友善相待。但随着捕捞业快速、无序发展,海洋遭到粗暴对待,渔业资源不断衰竭。同样被改变命运的,还有祖祖辈辈靠捕鱼为生的渔民,当失去海洋的馈赠,他们又该向何处去?
2014年,浙江启动渔场修复振兴计划,并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近期,浙江进一步出台渔民减船转产方案,压减海洋捕捞能力,从而实现海洋捕捞强度与海洋资源可捕捞量之间的平衡。此前,沿海地区的渔村渔民,已开始了转型之路。
上岸、卖船、转产转业,在人海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渔民们试图换一种靠海吃海的方式,并与海洋重归和谐。
这条路上,也许还有很多难过的关卡。但开始了,总比不做好。
偶尔,43岁的林永奎会想念那片海,蔚蓝的,一望无际。
但说要回去,他也是不愿的,“原来那种打渔的路子行不通了”。
今年,已经是林永奎卖船的第5个年头了。在紧靠大海的象山石浦镇,无论在哪个渔民看来,像林永奎一样在30多岁的壮年时期上岸的例子是不多的。更何况,他还拥有一对价值不菲的双拖船,也算是一个成功的船老大了。
但林永奎还是铁了心,要换种方式“吃海”。几年来,他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创办公司,购置休闲渔船,兴建精品民宿,投身海洋旅游产业,并带动30多位渔民上岸。
如今,来找他咨询上岸后出路的渔民多了起来。现在看来,他这个当年有些冲动的决定,却正好符合了国家鼓励渔民减船转产、压缩海洋捕捞产能的方向,走出了一条更生态、更经济的路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渔民上岸,从事渔业养殖,或转投海洋旅游,石浦渔港的历史也将翻开新的篇章。人与海,能否在关系恶化多年后,重新寻回曾经的友好相处?我们在期待。
这不仅是鱼的问题
东经121°48ˊ、北纬29°08ˊ,象山石浦渔港。正值冬日捕鱼季节,只有三三两两的渔船泊在港口。风吹来海洋的气息,让这里染上终年弥漫不去的咸腥。
“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石浦人还未出生,便注定和海有密不可解的缘分。海边成长、上船帮工、当上副手、造一条船、做船老大、上岸退休,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
石浦镇蛟龙村人林永奎也以为,他的一生,也会沿袭着爷爷和父亲走过的路,做一个渔民,向海洋深处出发。按他的话说,“出海捕鱼,在渔港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肯定。没有经历过海的人,没有豪迈,自然也不懂敬畏”。
然而因为晕船,16岁的林永奎被迫做了木匠。但3年后,他又决意回到海上。每次出海,他都要狠狠吐一回,足足5年后,终于在船上扎了根。
2006年,有了几年当船长的经历,他拼凑了400多万元,造了一条更大的船。在很多老渔民看来,年轻一代中,林永奎算排得上号了。
然而,跳出林永奎的人生轨迹,从更远一点的角度去俯视他身边的海洋。我们发现,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人与海洋关系逐渐失衡,并不断加速。
大规模钢制渔船的出现,让东海渔民第一次对“强大的现代化工业力量”有了深切的感受:可探索的海域范围越来越大,抵御自然风险的水平越来越高,捕捞的鱼类也越来越多。
讨海,被重新定义为“捕捞海洋渔业资源”。
白天,茫茫无际的海面上,几乎看不到渔船的身影。但一到晚上,几百条船上的灯开起来,海面亮如白昼的时候,灯光围网捕捞开始了。“鱼虾都有趋光性,十几海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鱼,一看到光,都会游来,然后被织得细密的网捕杀殆尽。”林永奎觉得这样的场面太过惨烈,“但是不捕,渔民吃什么?”
但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样捕鱼不可能长久,渔民‘靠海吃海’的日子要变了。”
一组东海鱼类产量的统计数字,印证着他的猜想。东海四大经济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占总捕捞量的比重逐年降低,2011年只占18.5%。野生大黄鱼几乎绝迹,虾类、蟹类、墨鱼类等营养级较低的渔业种类大量增加。
“等虾也没了,东海就只有藻类了。”海洋生态专家喟叹,这不是有鱼没鱼的问题,而是东海生态全面告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规律维系着物种间的天然平衡,少掉一环就意味着生物链断裂”。
尽管资源保护的步伐在加快,2009年,休渔期从两个半月延长到了三个半月,象山设立东海产卵带鱼和梭子蟹保护区,但捕捞产能在不断增加。如2014年,象山通过渔船升级改造增加功率21775千瓦,各类登记在册的捕捞渔船达到3099艘,从事海洋捕捞的专业人员1.6万余人。
2006年以来,林永奎的船几乎每年都靠柴油补贴渡过难关,“一年不如一年,出海一次,油费和人工费要3万多元,捕的鱼只能卖千把块钱。”
做了20年渔民,林永奎下定决心要告别大海了。但是,未来的路怎么走?
上岸,能做什么
虽然上了岸,但林永奎并不想离海太远,“除了抢夺式的资源掠取,有没有更好的‘靠海吃海’方式呢?”
林永奎无疑是幸运的。在他决定卖船转产时,象山海洋旅游正风生水起,一个国家级海钓竞赛基地、两个省级休闲渔业基地相继建成,东门渔村、石浦渔港古城、渔山岛等吸引了大批游客。201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30万人次,还荣获“中国最佳海洋休闲旅游名县”称号。
此时,石浦渔港管委会正好购置了两条休闲渔船,推出休闲捕鱼旅游项目,由当地渔民带领游客到近海观光、掌舵开船、拉渔网、品海鲜,体验渔家生活和文化。
看着来来往往的休闲渔船,林永奎动了心:以前赶大海,现在赶小海,不用担心没鱼,也不会破坏生态,也许,这就是更好的方式。
就这样,这一年,他把开了5年的大船卖了,没有太多不舍。召集船员们商量改行时,却遇到了阻力,有人一听要改行做海上旅游,担心会不会真有那么多游客,收入能不能保障。也有人在船上待久了,总有些舍不下,也怕不适应。
林永奎反问:“鱼没了,油补也没了,还守着船干什么?捕鱼的人太多了,总要有人先上岸,为了生计也好,为了东海也好。”
但对渔船如何经营,海洋旅游如何发展,起初他基本不懂。后来去管委会咨询,开始学习怎么申请船只、培训渔民、管理航线。
当年11月11日,他的生日那天,“象山协顺海洋公司”成立。取名“协顺”,意在希望同舟共济、一帆风顺。
为支持渔民转产转业,2012年,石浦管委会对名下的两条休闲渔船进行拍卖,并负责介绍引导部分客源,减轻初期经营压力。林永奎顺利拍下,并另外购置了两条休闲渔船。
那年7月,当石浦渔港迎来旅游黄金季节时,休闲渔船也红火起来了。游客最多的一个月,收入超过50多万元。
2014年,随着全省“一打三整治”行动开展,更多上岸渔民被林永奎招揽过来。开开小船,带带游客,一天也有两三百元工资。
去年,林永奎投资400多万元新建的民宿开业,一到夏季,常常床位爆满。
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渔民们终于明白,大海从来没有吝啬,当人和善相待时,它总是给予馈赠。看着渔民们脸上的笑容,林永奎也感受到,在海洋生态保护日益成为重要课题的今天,必须让更多人停止竭泽而渔的做法,消解人与海的矛盾。
新的故事,总归开篇了
随着渔山岛海钓基地建设、海钓节活动举行,对于公司的未来,林永奎又有了新想法:把其中一部分休闲渔船改成海钓船,“海钓没有淡旺季,还不受海域范围限制”。
这个曾经的船老大,如今谈起生意头头是道。自然,也有不少有转产意愿的船老大,来询问上岸后的出路。最近,象山全面启动捕捞减船转产工作后,上门咨询的人更多了。
有时候,林永奎会劝他们再想一想。但更多的时候,他会拿自己做案例,给出一些建议。
12月6日下午,在海上打拼了近30年的林玉定,在“自愿减船转产申请书”上签了字。按照补助方案,他上交渔船后,可以获得将近300万元补助,还掉贷款、购买养老保险后,他准备从事休闲海洋旅游业,“海钓或者海洋观光,都行”。
休闲渔船、渔家乐、海鲜餐饮等,已成为眼下“失海”渔民转产转业的热门选择。
凭着丰富的山、海、港、滩涂、岛等海洋资源,近年来,象山的900多公里海岸线、6600多平方公里海域、600多个岛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去年全县接待游客178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2.8亿元。
渐渐拉长蓝色经济产业链,让越来越多的渔民看到转型的希望。按照计划,今年底,象山要减船384艘、压减功率6万多千瓦。而目前,主动申请上报减船转产、上岸拆解的船只已达506艘。
对于渔民们纷纷转向海洋旅游业,林永奎也有一些想法:渔民转产前,是不是做好了准备?毕竟,上了岸、卖了船,再回去的船老大也不是没有。还有,这个市场会不会饱和?会不会造成新一轮无序竞争?
对此,象山准备针对渔民开展转产转岗培训,重点扶持发展休闲渔业、海产养殖、渔家乐等项目。目前正在新建的100多艘休闲渔船,也将优先提供给转产渔民。
今年,象山还定下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成为全国知名海洋休闲度假胜地”的目标。依据去年出台的象山港区域保护利用规划,鄞州、北仑、奉化、宁海、象山五县区23个乡镇也将串点成线,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浙江“维多利亚港”,进一步发掘潜力。
而这,正是浙江修复海洋生态的缩影。通过“一打三整治”、减少渔船压缩产能,船老大们卖船转型,激发创业活力,发展渔业全产业链,从而推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尽管,船老大上岸还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故事,总归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