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江南录

上山文化:
发现与记述

(节选)

  上山文化遗址群分布于河谷盆地边缘的山前台地。在金衢盆地周围的山脉中,发育有石灰岩溶洞,但没有发现同时期的洞穴遗址,没有发现拟想中的季节性迁居的遗存现象。这说明上山文化已经告别了山林洞穴的生计模式。

  遗址普遍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定居聚落。上山遗址中期出现了有规律的排柱式房址,早期也出现了较多柱洞遗迹和带沟槽基础的房址。荷花山遗址也发现有规律的柱洞分布。柱洞所指示的建筑往往是地面式的或干栏式的,在江南地区中、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十分普遍。这种居住模式在上山文化时期已基本确立。

  上山文化的遗址面积,往往达数万平方米。作为原始的聚落遗址,已出现了一定的村落布局。到了上山文化的中晚期,环壕聚落出现。经过发掘和调查,小黄山遗址、湖西遗址和桥头遗址都发现了环壕。

  上述现象反映上山文化已处在聚落定居阶段,这是东亚地区人类定居生活出现的最早例证。一般认为,稳定的定居生活依赖农业经济的支撑,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来讲,探讨其中的农业证据是必然的认识路径。遗存资料表明,上山文化已经具备了农业文明的特征。上山文化的稻作农业证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栽培稻遗存的普遍发现。

  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夹炭陶器中,羼和大量的稻壳和稻叶,提供了先民经济生活方式的重要信息。实际上,这些羼和的稻壳是一种砻糠,即脱粒取米后的碎壳。没有一定的稻谷积聚,在陶器制作中就不可能采用稻谷颖壳作为主要的掺和料。分析表明,这些稻遗存所反映的生物特征有明显的驯化迹象。

  植硅体分析法已经成为稻作起源和水稻驯化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实验室分析表明,上山文化时期双峰型植硅体已有27%被判断驯化稻,与此同时这一时期龟裂纹纹饰大于9的水稻扇形植硅体数量达到15%,由此可见,已有驯化特征水稻植硅体在上山文化阶段出现。

  第二,水稻的收割和脱粒工具的普遍出现。

  在抽样选取的上山遗址石器中,石器的刃部普遍发现水稻植物硅酸体。高倍显微镜发现的微痕显示,上山遗址出土的镰形器、石片石器等器物上,发现禾本科植物的痕迹。有理由认为这些石器是水稻收割工具。从微痕的判断,收割方式可能是以掐穗的方式。

  水稻植硅体也出现在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石磨盘和石磨棒上,实验表明,使用石磨盘和石磨棒的脱粒效果非常明显,这证明这两种石器是当时的碾磨脱粒工具。

  以上可知,上山文化已符合稻作文化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稻作农业在10000年前的钱塘江流域诞生?

  距今约16000年至10000年前是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渐次增加的时段,大陆冰层迅速消融,世界洋面急速上升,进入末次冰消期,但末次冰消期又发生了以快速降温为特征的新仙女木事件。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时间各地存在差异,被普遍接受的年代为距今13000至11400年。在距今13000年时气温降到最低点,至距今12000年时气温开始急剧升高,标志着新仙女木事件结束,这也标志着更新世的结束。

  上山遗址早期正好对应于新仙女木寒冷期结束后的气温上升期和全新世早期的气候波动期。因气候的变化,人类从利用大型食草动物转向小型动物和其他资源,从而实现了从简单狩猎向复杂渔猎采集经济的转变,这是对不稳定生态的一种适应方式。在这样的生存形势下,钱塘江上游开始聚集了第一批从洞穴走向旷原的人类。从地理环境的角度,钱塘江上游遗址大多处在约100米至50米的河谷二级台地,这里渔猎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生存繁衍的优越条件。当人类逐渐聚集于河谷盆地时,人口压力的增大迫使人们开始学会管理一些动植物。可以想见,上山文化遗址周围的狩猎、采集资源十分丰富。动物如牛、猪等,在钱塘江及其大小支流里,还有各种鱼类;植物则有多种坚果和块茎类可供采集,野生稻也是重要的一种……

  (作者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考古领队)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江南录 00019 上山文化:
发现与记述
2016-12-09 2166271 2 2016年12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