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汇率“乌龙”让投资者虚惊一场
审视人民币当有大定力
本报记者 袁华明
一场“乌龙”,差点吓坏市场投资者。12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回升到三周以来的最高点,当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95个基点。然而令海淘、留学族们大吃一惊的是,搜索引擎谷歌显示当天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暴跌至7.48,幸好彭博、万得等显示仍维持在6.88左右。
虽是“乌龙”,但也令人心悸。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人民币“入篮”以来作为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已越来越受到全球市场的重视,人民币的大幅波动势必会引起各国投资者的关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2月6日也公布了11月末人民币汇率的情况:2016年11月3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68,较10月末上涨0.49%;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5.95和95.26,分别较10月末上涨0.93%和下跌0.27%。从月内走势看,11月份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上都在94上方运行,继续保持着较小的波动幅度。
一连串专业数据,不少人也许看不懂。简单地说,总体上三个人民币汇率指数两升一贬,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有所升值。
“人民币还会继续贬值吗”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话题。11月份以来,受到美国经济继续向好、美国大选特朗普胜选引发的乐观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升温,对未来美联储加息幅度和频率的预期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美元大幅走强,人民币相对而言是走“弱”了。
但对美元“贬值”的不仅仅是人民币,实际上全球主要非美货币几乎全线下跌。不妨来比较一下:11月份日元、欧元、瑞士法郎对美元分别贬值8.42%、3.57%、2.78%;土耳其里拉、墨西哥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巴西雷亚尔、南非兰特对美元分别贬值9.99%、8.31%、6.10%、5.67%、4.40%,尽管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1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贬值了1.69%,但与其他主要非美货币相比贬值幅度仍然较小。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继续保持小幅升值,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的强势货币特征。分析称,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显示出基本稳定,这表明人民币在逐渐脱离“美元锚”的同时,整体币值水平并未脱离大体稳健的基调。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本质是修正前期高估。
随着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发展已入正轨,11月份PMI也进一步调升至51.7,市场信心仍然很强。人民币也远没有像“乌龙”里表现得那样羸弱,在人民币稳健国际化过程中已是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重要力量,对全球市场的稳定也将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入篮”之后,人民币之“锚”也将日渐成型。“入篮”之后,也要改变过去对人民币汇率的旧观点,人民币自己也成了其他国家货币紧盯的参考系,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盯着美元看汇率,而是要把人民币作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去和其他主要货币进行比较。转变思路,放眼全球,对待人民币汇率问题,应当有大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