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政治

从项目落地到产品上市“一条龙”服务

义乌筑巢引凤
服务人才助转型

  本报讯 (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楼雅琪) 最近,国家、省“千人计划”专家郭振荣的创业故事时常被义乌人提起:他带着科研成果回到国内,一开始四处碰壁,直到来到义乌后,终于闯出了一番天地。今年,他创办的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郭振荣的成功并非偶然,义乌除了给人才优待政策外,还从项目落地到产品上市等方面,给予“一条龙”服务,既把人才引进来,又助其科研成果尽快走向市场。

  “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义乌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他们把人才引进作为义乌经济转型的智力支撑,在人才政策、招引、平台、服务等方面积极创新,集聚了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充满活力的改革发展人才队伍。目前,义乌已有各类人才23.6万人,其中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4人,引进培养国家、省“千人计划”专家4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5人。

  人才引进,政策是前提。为引进高层次人才,义乌实施了“义乌英才”计划,对产业发展需要的创业人才、引领转型升级的创新人才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在5年扶持期内,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2000万元、400万元的奖励资助。近3年来,已有56个项目入选“义乌英才”计划,兑付奖励5320万元,并为每个入选项目免费提供2000平方米以内的场地。

  义乌还探索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建立虚拟研究院、选派工业科技特派员等新模式,实行“百博入企”,共有12名教授、博士到企业挂职,选派工商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义乌中心两批23名博士专家为工业科技特派员,成立科研院校义乌虚拟研究院,吸引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高校的16名专家入驻,开展“专家与企业家握手行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政策引人,服务留人。“从公司名称核准、注册、到审批,都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浩博士说,由于他是美国国籍,在义乌办企业时,很多政府部门都需要“身份证明公证认证件”,义乌市委组织部得知这个情况后,专门协调相关部门,在同一天一次性为他办理“面签”,省去不少时间,而且政府还给予他3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和1000平方米厂房。更让王浩意想不到的是,他经营的公司试生产后,当地有关部门又将产品拿到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核心地段的高层次人才成果展贸平台进行免费展示,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知名度,拓展了销路。

  王浩享受到义乌的优质服务后,还从美国介绍了一名博士前来一同创业。随着外籍人才的增多,义乌顺势而为,对引进的外籍创业人才实施一次性“面签”,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同时,义乌对所有引进的人才,在子女就学、配偶就业、人才住房申报等方面提供“专窗受理、专员负责、专函知会、全程跟进”的一站式服务。

  无微不至的服务,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目前,义乌已成功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项目105个,其中“千人计划”专家领衔项目46个,27个创业项目已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7亿余元。


浙江日报 政治 00011 义乌筑巢引凤
服务人才助转型
2016-12-07 2128912 2 2016年12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