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一种神性写作
一部扛鼎之作

——我读《太湖传》

  也许因为我出生在江南这片土地,也许因为我主编了九年《江南》杂志,我对江南大地充满了像对母亲一般的深情。我一直希望看到有一部厚重的、书写大江南的扛鼎之作,能真正写出江南的骨骼、血脉、气质、灵魂,颠覆人们心目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江南形象只是小桥流水人家,秀美妩媚有余,阳刚雄浑不足。

  以我对江南这片土地上的作家有限的了解,我一直期待两部作品,我以为这两部作品一旦问世,一定可以让读者发现一个全新的江南,看到一种以往并不了解,几乎完全陌生的江南精神。我期待的这两个作家和作品,一个是柯平写大运河的,一个就是张加强笔下的太湖。

  今天,我首先看到了张加强的水之作《太湖传》。没想到,只读了引言《寻访一个东方大湖的人文基因》,翻看了十章目录,以及每章后面的小标题,我就放不下了。

  做了几十年编辑和出版人,职业敏感告诉我,这是一部拥有巨大含金量的大文化散文,不仅容量大,内容饱满,随便一个章节,寥寥数笔的故事,铺陈开来就可以写成一部大书,或者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

  除了内容丰厚,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当下少见的神性写作,它用心灵和性情触摸一个大湖的生命,在这个生命千百年繁衍生息的历史轨迹里,寻觅文化苦旅的履痕。那是一种艰难的文化跋涉,这样的跋涉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旷日持久的对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筛选、提炼,是一个透支生命的重体力活。更不容易的是,这样的写作,需要有一颗安静的、干净的、不被世俗名利和身外之物诱惑的心,烟火气太重的人最好不要碰这样的题材。

  好在张加强有小二十年军旅生涯练就的强健的体格,更有一颗被太湖水陶冶的安静和干净的心,他来写太湖,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这部书稿格局大、格调高,和那种也可以读,但绝对不会震撼的庸常文章更有天壤之别。

  我看这部《太湖传》,有几点感想:

  第一点:厚重的历史感。

  历史感是什么?最近一期的文学报正在组织一批作家谈这个话题,主持人傅小平是个很有见地的资深文化记者,我主持《江南》的时候,曾经几次特邀他主持过几档有深度的文化栏目。他说,目前的写作中历史感的普遍缺失,知识不足恐怕不是主要的,而主要是大历史观的羸弱。

  而我们在这部《太湖传》中,是可以看到作者的大历史观的。说实话,我没有来得及看完书稿的全部,但就看到的部分,我觉得已经可以想象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一句话,这部书稿写了七年。我相信这七年加强真正的伏案写作时间大约不会超过他大量收集资料和阅读的时间。书稿中对众多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几乎都有涉猎,这些其实我们都不陌生,我在阅读这部书稿时感到陌生和新鲜的是,作者面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时,他的别样的观察角度和立场,以及表达这种立场的叙述方式。

  作为一个回眸历史的叙述者,加强带着强烈而鲜明的个体生命的认知和观念,对许多约定俗成的历史共识,他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选择、评判、忽略和凸显,不少地方甚至有颠覆,这种颠覆常常很大胆,但细细琢磨,却也能令人信服。

  第二点:切肤的当下感。

  写历史写出当下感,写当下写出历史感,这一切都取决于作家知识的积累,情感的表达,经验的沉淀。这些,张加强都不缺。但是,仅仅有这些,恐怕还远远不能够让我们震撼。这部书稿看到大约三分之一,已经有一种让我犹如被人当胸击拳的感觉,源自张加强的胆魄,他在这部书稿中提出了一个相当大胆、新颖,让人深思的观点,这个观点,作者表达得很委婉,甚至有点隐晦,但却是贯穿全书的轴心,我以为这恰恰是这部书稿的灵魂,也是这部书稿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

  一部太湖传奇,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帝王变换,宫廷帷幕里腥风血雨,荒原沙场上血肉横飞。比起大中国,太湖的每一个时段,似乎都构不成历史盛典,但每一次文化积淀发出的声音,却都掷地有声。

  序言中有这样的话:旧时的士大夫们,常将希望寄予君王。太湖人却利用水网隔绝外面世道,静静地、悄悄地经营着自己的日子,不时顺着河流到大海去吹吹风,闻一闻海洋的气息,洗去来自中原的尘土。自然也不忘顺便做几笔海外的买卖,装扮家园。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文字,我更喜欢这样的人生态度。它既有一种摇弋多姿的文学气韵;更有一种江南人文情怀,就像加强在同一章节里的另一句话:江南的读书人靠耐力供养情操,一辈子不急于赶路,在逆风逆雨中长新芽。

  在张加强的笔下,精神浸淫在平淡无奇中,思想藏匿于闲散安适里。这也是太湖人特有的姿态,这个姿态的形成和太湖的血脉息息相关。

  第三点:深远的前瞻性

  如果仅仅把《太湖传》这部书稿看作是一本书写江南的书,那就把它看小了。作者是有野心的,野心很大。

  中国的水文化博大精深,水滋养了万物大地,却从来只是静静流淌,不求回报。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大善的最好注解。想一想,这样的善,我们缺失了多少年?一个民族的振兴不可缺水,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更不能缺水,这里所说的水,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水,而是水的精神。

  作者在书稿的第三章第二部分中写了一个“小镇的文化悲怆”,讲述了公元1662年发生在湖州南浔的一个惨烈的悲剧。整个江南为之震慑。作者笔下一个王朝衰败灭亡前苍凉的背影,折射了其对朝廷体制的拷问。

  这样具有深沉哲思的历史故事,在这部书稿中多有呈现。而作者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他的目光不仅仅是在回眸历史,他是在带领读者重返历史现场,循着历史的草蛇灰线,去发现历史隐秘结构的时候,他聚焦的是故事背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风云。这样的目光,看似回眸,其实是具有前瞻性的,是用历史的教训来思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19 一种神性写作
一部扛鼎之作
2016-12-02 浙江日报2016-12-0200006 2 2016年1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