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城:定义温州“东海时代”
陈 爽 吴正辉
滨海新城:定义温州“东海时代”
陈 爽 吴正辉
曾经,在温州整个城市发展大潮中,滨海新城并不算表现最抢眼的一个,却保持着专注自我和苦干实干的姿态,在沉默中一次次完成华丽转身。当温州市吹响“城市东拓”的集结令,宣告从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时,滨海新城,凭借雄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潜质,承担起整座城市的抱负和梦想。
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潮头,历史选择了滨海新城。一场大气磅礴的城市蜕变故事将在温州滨海新城上演,城市的每一天都洋溢着向前向上的创业激情。
在这片土地上,多年的发展积淀和经验积累,使它具备承载这种历史考验的充足底气。
这里拥有浙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全国百强产业园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4年的飞速成长,开发区形成了完美的产业体系,赢得了中国水暖洁具之都、食药机械之城、中国民用建筑基地等国字号金名片。由“区”向“城”的智慧统筹,使园区产业与城市服务功能、文化氛围、人居环境始终同频优化,高水平的产城融合程度,使它自然而然成为滨海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战场。
这里拥有浙南地区发展高地、实体经济投资兴业的优秀平台——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以引领温州乃至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为己任。与此同时,凭借对台合作经验和靠近台湾的天然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航运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不断拓展与台湾合作空间,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成为浙江推进对台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在这里,在瓯江口至飞云江口之间的浅海及滩涂区域,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围垦项目——瓯飞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被国家海洋局称为“审批周期最短、论证最全面”等6个全国之最,创造了中国围垦史上独树一帜的“瓯飞速度”。49万亩的围垦面积是温州城面积的1.64倍,相当于再造一个温州城,勾勒出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新天地。它的诞生,使温州告别了“因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局限导致的土地短缺困境,温州“城市向东”的梦想从这里照进了现实。
2015年5月,敢于改革创新的温州人打破了体制机制壁垒,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瓯飞单体实现了“三区合一”合署办公,形成了多平台叠加的发展格局。以滨海新城的名义,三股强大的发展能量交融相汇,产业、生态、人文演绎着新的城市变奏曲,一座“温州城市东部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海产业新城”轮廓初现。
一座城的现在进行时
城市的主人是人,城市发展的核心就是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就医、教育、就业等问题,因为深知滨海新城对于温州大都市发展的历史性意义,深知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始”于科学规划,“工”于精致建设,“成”于有效管理。滨海新城的建设者们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以产城融合为主攻方向,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塑造着自己的城市图景。
建新城如烹小鲜,滨海新城从全局高度统筹主要板块的发展定位,协调产业布局与生活配套的均衡布局,最大化释放各个板块蕴藏着的潜力和活力。
环金海湖核心区,优化提升金海湖公园和纬十浦东排与景观工程,以总部大厦、海创园一期等项目的落地为契机,发展高端项目孵化、众创空间、创意文化、总部回归等平台载体。
滨海园区以汽车梦工场项目为核心,华廷大酒店、滨海文体公园、矿业大酒店等项目为配套,将形成以汽车后市场、汽车文化旅游、汽车金融服务为核心驱动,多种产业跨界融合的汽车时尚小镇,全面提升滨海园区的城市功能。
瓯飞拓展区按照“围垦、造地、规划、招商、项目落地”五边同步的要求,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机制,作为发展湾区经济、加快打造东部新增长极的战略性工程,滨海新城着眼长远,深谋远虑,加快瓯飞起步区3.445万亩、瓯飞一期工程北区6.64万亩围垦建设,为“十四五”“十五五”发展储备充足的空间。
初冬,驱车行驶在金海大道上,总能轻易被滨海新城开拓进取的精神感染着。金海西标工地上,到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曾经近乎荒芜的土地上逐渐高楼林立,金海湖从无到有,逐渐成为新城的靓丽风景线……
与时间赛跑的滨海建设“速度”,挺立起一座城市奋发向前的身姿。
飞云江三桥接线工程连通瑞安,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启动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和金丽温高速东延伸线开发区段前期工作紧锣密鼓;正泰汽车科技、丰迪接插件等30多个产业项目已投产或试生产,污泥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发电并集中供热;华廷国际大酒店入驻,让滨海新城从此告别了五星级酒店空白的历史;置信·立体公园涵盖商业步行街、大型超市、星级影院、精品酒店、主题KTV、大型宴会厅等商业形态,成为滨海新城壮大现代服务业的关键角色;金海大厦、海洋科技创新园、职教基地、金海一幼、丁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碧桂园四期、金海嘉苑(区人才公寓)等项目加快推进,强化着滨海新城“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形象。
产业为“核”,加速动能转换
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产业。新常态背景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为激发产业内在潜力,滨海新城从雕琢自我出发,以创新为引领,打出两链化解、“四换三名”“三转一市”等一连串转型升级“组合拳”,促使城市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化:滨海新城已初步形成汽车产业、先进装备、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及传统时尚产业的主导产业格局,先进装备产业已具备国际先进医疗器械装备配套能力。
过去一年,浙南产业集聚区落实“机器换人”重点项目15个,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指数达72,完成技改投资40.67亿元,转型升级组合拳产生的正向效果正在凸显:恒丰泰入选2015国家产业振兴项目,人本轴承等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汽车和先进装备两大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5.5%、13.5%,产业集聚度达到59%。雄厚的产业实力成为滨海新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
浙南产业集聚区在汽车市场上的不俗表现,成为行业的一道靓丽风景。基于这种影响力,浙南产业集聚区先后举办的中国汽车金融发展论坛、世界老式汽车荣耀浙江行高峰论坛等活动,吸引行业普遍瞩目,为当地汽车产业文化吹来了一股新风。随着中国汽车金融论坛永久会址、汽车文化公园建成投用,梦工场附近已集聚英菲尼迪、雷克萨斯、捷豹、路虎、宝马等4S店,汽车时尚小镇氛围渐浓,为浙南汽车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当打造一流的产业平台与滨海新城建设不期而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成长,滨海新城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拥抱外来资本,对优质大项目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过去一年,最让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下员工感到自豪的,是引进了百威啤酒、中电温州产业园等大项目。
作为开发区历史上引进的最大单体投资制造业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百威啤酒项目刷新了温州市外资新纪录。“百威啤酒的入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将吸引更多国际、国内一流的食品饮料企业入驻,对开发区今后引进重大项目会起到示范作用。”开发区一位领导说,这也意味着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不断得到认可。
“开发区为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有专人陪同,每个办事环节都畅通无阻,大大推进了我们的工作进程。”回想起入驻历程,百威英博温州项目处相关负责人郑联平先生感慨道,在历时一年的谈判周期中,开发区为百威开了30多轮洽谈协调会议,将“店小二”式服务不断细化、深化。
不久前,有“温州硅谷”之称的中国电子(温州)产业园又迎来了9家大数据关联企业。自此,园区在芯片、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服务等领域的项目招商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园规划建设的温州云谷、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北斗产业基地和跨境电商产业基地等四大板块逐渐得到充实,一条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将清晰可见,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滨海新城新的产业增长点。
“三生和谐”的美好家园
一座美好的城市一定是这样的空间:它能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进化自我,并有足够包容的胸襟,安放着人们悲喜、欢欣以及发展自我的需求。滨海新城就是这样的存在,每一天,这里的人们都能感知到自然的宏大和美好,体味到生活的温暖和惬意。
“绿水平春岸,红葩发晓园”,清冽的滨海塘河悠然穿城而过,神秘险峻的大罗山与新城和谐相伴,见证着新城每一天的变迁。为呵护大自然赐予的淳美风光,新城建设者毫不放松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战役,并已将其上升为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这里的人们正为塑造理想中的城市生态不懈地贡献心力:通过推进东排工程与景观工程有机结合,着力打造滨海塘河、环城河和纬十浦“工字形”精品河岸;通过打造瓯飞生态观光、农业休闲、登大罗山观光“三位一体”旅游项目,着力建设一批体现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示范基地。
一个集秀美的生态景观与深厚的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格局悄然形成。
不久前,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完成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的阶段目标和主要项目,基本条件和指标达到《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和建设规划目标的要求,并通过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组织的验收。这意味着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新标准颁布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国家级开发区。
几年前,与成熟的老城区相比,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曾是困扰浙南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显著短板,直接影响到辖区群众的整体生活质量。如今,集聚区通过打造“家门口好学校”和“20分钟医疗圈”,使这两个问题正得到有效破解。
今年秋季,籀园小学滨海分校、绣山中学滨海分校均已完成了今年秋季的新生招生工作。招生对象为:符合经开区管委会引进人才相关要求人员的子女;有经开区户籍或学籍,并对优质民办学校有需求的孩子等。“以往优质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20多公里以外的市区,今年这里的几所名校开始招生,解决了孩子的入学问题,我和妻子终于可以安心工作了。”在产业集聚区工作的程先生说。
此外,占地近千亩的滨海职教中心也已基本完成建设,计划于2017 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将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区内制造业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给成长中的现代产业工人打造从学校直接抵达企业的就业“快车道”。
针对浙南产业集聚区区级公立综合医院缺失的现状,由温州滨海新城投资集团和温州海坦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温州滨城医院已经动工,总体投资额3.5亿元,设置床位234张。预计一期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同时,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立长期技术指导和分级诊疗合作机制。此外,滨海新城计划在3年内确保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每3万至10万服务人口有一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培育建成15个左右的标准化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力争实现“20分钟医疗圈”。
每一天,这里的人们收获着来自“生产、生活、生态”的三重幸福体验,并用高涨的建设热情,热切回应着时代对这座城市的期许。滨海新城,契合了温州从“滨海内聚性城市”向“滨海开放性城市”转型的城市节奏,赋予了温州“归零再出发”的豪气和魄力,奔腾不息的东海终将见证并铭记这一段新的温州发展史。
> “十三五”关键词
“六个更加”
一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深化各领域各环节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发展制约,争创多个平台叠加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创新环境,切实用改革创新激发持续发展的活力。
二是更加注重产城融合。统筹协调核心区与分区、园区与街道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突出以核心区建设为载体,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布局更好地符合新区发展的定位,使城市功能更好地满足产业集聚的需要,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协调发展之路。
三是更加注重空间拓展。加快推进开发重点从“滨海时代”到“东海时代”拓展,不仅是资源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也是浙南产业集聚区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必须要加快推进瓯飞工程建设,为“十三五”发展拓展战略空间。
四是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是更加注重对外开放。着力招大引强、招大引外,做大做强对台、对韩园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特殊监管区等进出口国际化平台,努力打造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
六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群众的新期盼,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努力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6年精品项目盘点
VR项目
虚拟现实(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项目主体奇境科技是一家从事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高科技公司,于2014年成立,一直致力于在VR领域进行深耕,集整体运营、内容分发、设备管理、票房分账、数据分析等强大功能;拥有20多项相关VR专利技术,在平台、视频、游戏领域推出相关产品,最终形成奇境的VR生态圈。目前,公司已经在温州注册公司,完成生产基地建设并正式投产,预计今年将完成2亿美元以上的出口额。
东华软件项目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以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网络流控安全产品及互联网+为主要业务,拥有6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公司将依托自身高端人才和丰富的行业资源、系统的服务经验和专业的运营水平,共同打造一个面向全国中小企业的MES saas云服务平台,以支撑中小制作型企业的生产管理、订单管理、质量与工艺管理、生产优化等业务。将为温州工业企业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电子信息产业平台。目前公司已经在温州注册无区域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已经进入实体化运作。
中韩动力城项目
项目用地约115亩,拟结合韩国和开发区在汽车产业方面的优势,面向中韩企业进行专项招商,着力打造以汽车零部件、配件为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产业园,总投资约10亿元,形成年产值超5亿元的中韩汽车产业园。项目为中外合资项目,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项目正在就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条款进行对接。
XED照明及城市空气
净化系统生产基地项目
由于XED灯很好地解决了LED照明在大功率照明应用上多年以来一直难以解决的多项技术难题,而且比LED照明节能20%以上,光照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应用领域更广泛。预计未来5年,该技术在照明行业可推广到1%,项目总投资36亿元,用地约200亩,预计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签署投资项目意向书。
北师大附属学校项目
针对企业人士特别是企业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子女需要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为实现教育与招商、稳商、乐商的良性发展,开发区引进北师大附属学校项目。拟选址在金海园区天成垦区,总用地约300亩,总投资约10.1亿元。该项目已经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就具体选址方案、PPP方案和投资协议正在深入洽谈。
[专家组点评]
作为温州市城市向东拓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新城区域优势明显。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瓯飞工程三大主体形成功能叠加,使滨海新城占尽了城市布局、产业底蕴、空间资源等多重利好,将逐步成长为温州迈向的“滨海时代”新的增长极。
——“十二五”浙江新型城市化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