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法治

台州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社区矫正“科研基地”——

“迷途羔羊”从
家门口走向新生

  本报讯 (见习记者 罗亚妮) “2016年10月,本月我没有离开临海……”“矫正期间我一定好好学习,改过自新,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许是临海市古城司法所的社区服刑人员,每个月他都会来古城司法所汇报自己当月的情况,并上交思想汇报,直到矫正期满。

  像小许这样的社区服刑人员,台州市已有3.6万余人。台州市从2005年开始试点社区矫正工作,2008年全面铺开,目前在册的社区服刑人员有5437人,在册人数高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二位。

  社区矫正工作一直面临着服刑人员数量多、专职力量弱等问题,台州也不例外。为破除这一难题,台州提出“社区矫正创建省规范化示范区,力争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社区矫正网络,探索建立了由社区矫正工作站、社会团体、社会工作者组成的“三社联动”服务模式,并设立我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社区矫正“科研基地”。

  “方站长,今天我一直在厂里上班……”11月2日下午临近下班时间,临海市鹿城社区矫正工作站站长方华芬接到社区服刑人员张某来电,告知一天的个人情况。像张某一样的社区服刑人员,该社区共有15名,方华芬每天都会和他们电话沟通。

  “村居社区矫正工作站是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帮扶的第一线,站长由村、社区相关负责人担任。”古城司法所所长汪法庭介绍。2011年底,临海在全省率先试点在村级社区设立矫正工作站,目前台州已建立村级工作站3048个。

  “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遍布全市,在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汪法庭说,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建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以古城司法所为例,目前司法所工作人员仅6人,其辖区内有35个工作站,在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协助下,司法所可以将社区矫正工作做得更到位。

  在临海市鹿城社区矫正工作站,记者看到《社区矫正日报告情况登记本》上,15名社区服刑人员每天的活动都记录在册。方华芬告诉记者,工作站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及时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社区服刑人员每天向工作站电话报告即时所在位置和近况,每周到工作站报到一次。

  “矫正对象来自村居,生活在村居,可以说是星罗棋布。要使监管者做到耳聪目明,需要建立既铺天盖地、又快速反应的监管帮扶网络,村居工作站是首选,他们是我们的‘侦察兵’。”临海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大队长蔡军辉说。

  “三社联动”是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尝试,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骨干、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力量。

  2014年7月,玉环以楚门镇为试点,引入天宜社工服务社参与社区矫正,为社区服刑人员每人每月策划安排两小时以上的社区教育和公益劳动。社工们需定期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困难帮扶等,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个别化情况,结合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家庭关系、工作闲暇等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对象,开展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据悉,天宜社工服务社每年评估和跟进社区服刑人员超过400人。

  社区矫正工作站普遍存在社会工作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近年来台州市司法局全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县级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协会、乡镇阳光驿站、“五老”服务社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法治 00019 “迷途羔羊”从
家门口走向新生
2016-12-01 2127425 2 2016年12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