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工联动
同济浙院与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平台
曹嘉燕 周 松
近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与嘉兴秀洲区新塍•全国社区治理实践基地——嘉兴市孝慈社会创新发展中心签订共建大学生德育实践基地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探索如何有效地实施志愿者、社工联动机制,共同开展公益项目的研发、社区治理的创新。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秉承“为全校师生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传递社会公益理念,弘扬志愿者精神”的核心理念,在志愿者公共精神培育方面作了积极探索。首先是设立“蒲公英公益课堂(校内班)”,将社工等专业人士引进学校对志愿者开展业务和技能培训;其次结对嘉兴市阳光乐园、特殊教育学校、菜花泾社区等12家社会组织并成立10支专项小分队,在对方单位专业社工的指导、带领下融入“居家养老”服务、“特殊儿童”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工作;再者是指导志愿者组队以“移动课堂”形式向社会广播公益理念,如将校内的“公易书屋”搬上了嘉兴市的部分公交专线,向社会传递起了书香文化;又如“蒲公英公益课堂(校外班)”,以4次/月的频率面向嘉兴市南湖创业学校、嘉兴市少儿图书馆和各大社区的孩子送温暖、送知识、送技术,像蒲公英一样播撒了爱和希望的种子。
“学校对每位志愿者建有成长记录,开展分级管理和针对性培养,社工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他们教我们日常手语的应用以更好地与特殊教育的孩子沟通交流,如何根据每位老人的性格特点去更好地开展交流,如何高效地开展就医导诊……”和14级给排水专业的甘铭熙一样的众多志愿者,在学校和社工的共同帮助下,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公共精神培育路途上,迅速成长起来。甘铭熙表示,3年的参与和服务,让自己的心智得到了磨练,对特殊群体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坚定了志愿服务的心。
更有志愿者将良好的公共精神价值观内化为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意识。2014届孔珊、2015届许佳慧毅然选择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支教偏远山区;该校志愿者群体还自主发起“创意集市”活动,用自己的技能、智慧创收,为四川凉山州基足中心校构筑起了一条“爱心传送带”,点亮孩子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