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理论

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权威性

  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国家制度、国家安全以及主流文化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从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来看,实现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和文化多元性的有机统一,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的有机统一所产生的生命力、凝聚力、推动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坚持用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根本力量,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基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将解放全人类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始终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一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人民正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长期奋斗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将这一认识内化为全党坚定不移的信念。

  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体是一元的。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同时,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利益需求和价值评判标准时,才能真正被社会成员所认同。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导致我国社会结构细化、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社会思潮多样化。面对这一系列深刻变化,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才能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才能引领人民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才能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坚守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地位,才能在继承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要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思想基础,就必须具备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以及有效的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对当前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一定要明辨是非、澄清谬误;对时下多元文化要引领整合,不断提升全社会对主流文化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基础,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必须以持续创新为抓手,科学地解答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体系。必须以系统创新为重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动力源。

  切实改进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要致力于推动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和价值观。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渗透作用,积极探索新媒体条件下意识形态传播和教育特点,从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利益诉求入手,采取有效方式让广大民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加强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建设,着力构建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于一体的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创新意识形态传播理念,把握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特点,努力实现意识形态传播由单一封闭型向双向开放型转变,使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权威性认同。不断改进和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接受度,使之入心入脑。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日报 理论 00004 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权威性 2016-11-24 2100859 2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