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红色细胞工程”连民心
记者 吴勇 通讯员 温端荣
本报讯 (记者 吴勇 通讯员 温端荣) 乐清市虹桥镇上滕村低保户徐传波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每逢下雨,漏的地方要拿好几个水桶去接。可对于这个必须限期拆除的危房,他心有不舍,“拆了,哪来的钱盖新房子?”不久前,党员徐祥吉上门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村里倡议能人帮助解决。在村党支部的动员下,20万元的重建资金,一天内募集解决了,这让徐传波感动不已。
如今在温州农村,处处活跃着像徐祥吉一样的普通党员。自2013年实施“红色细胞工程”以来,他们走农村、访农户,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如一个个被激活的具有输氧功能的“红色细胞”,为“大肌体”的健康和谐不断输送“氧气”和“养料”。
“平时,党员们经常到我家拉家常。”对上滕村村民朱书昌来说,结对党员就像是家里人。摊开党员万阿杰的民情日记,一笔一划间仔细记录着17户邻家发生的事,“遇到街坊邻居有啥烦心事,我都爱去打听,自己帮不上忙的,就向上级汇报。”联系该村的驻村干部周云峰深有体会:“全村254户,光靠几个村干部没法把工作做细致。现在16名在村的党员都动起来了,每名党员联系15户左右群众,让党组织和群众的心贴得近了,村里的事好办了,大家也更有信心了。”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瓯海区丽岙街道杨宅村是个华侨村,留守老人和小孩成为当地党员的重点服务对象。党员张爱英结对的23户村民中,大部分家庭成员出国在外,平时需要关照的事不少。采访当天,张爱英的微信频繁响起:“英姐,我在法国买了东西寄你那儿,能否帮我捎给家人?”“英姐,我好长时间没见家中二老了,能否帮忙探望一下,告知近况?”放下手机,张爱英便直奔农户家。
除了微信等工具外,“红色细胞工程”还专门开发“民情E通”软件,群众遇到困难或有意见投诉,就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上传到这个信息平台,同时通过从村至县打通的民情处置平台,分级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每个终端皆有专人负责核查问责。
“红色细胞工程”实施3年来,温州市27万多名基层党员服务139万多户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0多万件,将党建融入基层治理,提升了党组织影响力和党建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