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别报道·现场

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昨在乌镇发布,人工智能成最炫“明星”

你好,机器人

  本报乌镇11月16日电 (记者 曾福泉) 人工智能——这个提出已经超过60年的概念,在16日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成为备受瞩目的热词。人们发现,近年来一系列前沿基础研究和创新技术都以造就更先进的人工智能为目标,多位著名科学家和产业界领军人物一遍又一遍地描述着人工智能全面应用于日常生活带来的美妙前景。

  掀开神秘面纱

  人工智能走进生活

  为什么人工智能会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发布活动结束后,来自全球顶尖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在记者见面会上继续意犹未尽地讨论这个问题。这些专家包括: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他刚刚向参加成果发布活动的观众们展示了“百度大脑”的强大功能;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IBM研发的“沃森”(Watson)是当代最著名的人工智能之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他领导的团队研发的“寒武纪1A”是一个与人脑十分相似的深度神经元网络处理器,与传统芯片截然不同;SAP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强,他所在的SAP目前在“工业4.0”大潮中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的乌镇,我听到许许多多人在谈论人工智能。”孙凝晖说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张亚勤说,人工智能并不神秘,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这一概念。“近10年来,由于深度学习的崛起、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变得实用了。”

  确实,人工智能在近年来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百度搜索时,选择“语音识别”,用说话代替打字;或者上传一张照片,系统就能判断出这是哪位明星——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被称为“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

  陈黎明讲了一个“沃森”被用于医疗领域的故事。一位日本医学专家告诉他,他们此前收治了一位66岁的女士,经多方会诊,认为她患上了一种目前无法治疗的白血病。最后他们说,让“沃森”来试试吧。“这个人工智能在10分钟里翻阅的医学文献打印出来的纸张,摞起来能有4000米高,整个医院的专家穷尽一生都不可能读完。”陈黎明说,“在此基础上‘沃森’给出了治疗方案,病人得到了救治,现在正在康复之中。”

  鲜活的生命,被人工智能所挽救。陈黎明说,他听完这个故事后热泪盈眶。这正是人工智能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伟大力量。

  告别粗放增长

  未来要拼核心技术

  在张亚勤看来,人工智能显示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上一个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基本上是一个粗放的模式,单纯追求流量,满足于把尽可能多的人和信息联接在一起。张亚勤说:“这个红利现在慢慢消失了,下一个阶段,拼的是基础性研究和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就是这样一种核心技术。孙凝晖说,“寒武纪1A”类脑芯片是一项基础研究创新,它用于人工智能,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比如,“百度大脑”的智能表现,就有赖于先进的芯片不断问世。张亚勤非常赞同,他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要在将来继续生存发展,要走向海外,就需要这种核心技术。”

  孙凝晖兴致勃勃地继续他和张亚勤的对话。他说,自己的父亲80岁了,学着在网上买袜子,既不熟练,又生怕出错,不停地给客服打电话。“我们能不能研发一款帮老人买袜子的人工智能?”张亚勤赶紧回答:“我们有‘度秘’,它现在已经可以帮人类做不少事情。”SAP的李强接过话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帮人们买袜子,还能帮助人们做袜子。“消费品的个人定制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但是,定制一双红色或者蓝色的袜子不难,定制一台三角形的冰箱或者六驱动的越野车就不那么容易了。”李强说,实现个人定制从消费品到工业品的跨越,是“工业4.0”将要带来的跨时代变化,人工智能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精尖是人工智能追求的一个方向,但不是全部。张亚勤说,自己今天在乌镇还遇见了图灵奖获得者、人工智能专家雷伊·雷蒂,他正在思考如何让更多的老人、小孩以及其他弱势群体能够使用互联网。“雷蒂提醒说,这些人群很多不会打字,但可以说话,他们需要的不是更精确的语音识别,而是更易用的语音识别。”这番话引起几位专家共鸣。说到底,能够给人们帮上忙的人工智能,才是好的人工智能。


浙江日报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别报道·现场 00008 你好,机器人 2016-11-17 2076579 2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