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创新活力 精准治水
下城:创新活力 精准治水
下城区,地处杭州城区中心,北依京杭古运河,南濒秀丽的西子湖,与自隋唐而得的悠悠水文化相依相生。
今年以来,下城区创新体制机制,进行城市河道长效化清淤、重构城市内河水循环系统、“3+6”约谈机制、河道党支部等多项探索,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
创新工艺,构建清水回流系统
河道清淤是今年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重点之一。下城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在城市面源污染冲刷沉积及河网水动力不足的双重影响下,河道淤积快,水质影响大。传统城市河道清淤采用挖泥船带水挖掘工艺,但无法清除浮泥污泥,并容易对下游河道和沿河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为此,下城区首创河道长效化清淤工艺,并对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有效破解传统城市河道淤泥外运难、堆放难、机械进河难和污泥清除效果差等问题。截至10月底,下城区已完成11条河道清淤工作,清淤约17万立方米,淤泥处理和利用率达100%。
落实政策支撑。制定《下城区城市河道长效化清淤实施方案》,由区城管局作为区城市河道长效化工作主体,加强长效化清淤工作日常监管,并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确保清淤效果。落实财政保障,由区市政园林公司投入前期费用600万元,区财政局全额保障运营费用,每年投入600万元,3年共计1800万元作为运营资金,确保所有区级河道达到设计河底标高或清淤30万立方米以上。
科学选址布局。在全区河道铺设泥浆输送管,根据泥浆运距需要,分段设置加压泵及泵站管理点。综合考虑河道便利、区情概况和长效化清淤工作需要,将华丰路与华中路交叉口西北角地块(XC1003-04)中约20亩作为长效化清淤淤泥综合处置点,对场地进行“三通一平”,建设淤泥消纳沉淀池和清水池,安装2台日消纳淤泥1500立方米的压滤机,并通过噪音检测,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创新工艺,精准手术。长效化清淤犹如给河道做“血透”,泥浆输送管长期埋在河道中,就像病人输液的“留置针”,当河道淤泥堆积到影响水质时,利用泥浆泵吸头,将河道主要污染物“浮泥”进行轻微搅动,吸入泥浆管道,进入铺设的固定泥浆运输管,通过加压泵,将淤泥输送到淤泥处理场进行泥、水分离,干泥回收利用,清水直接流入河道。
一举多得,变废为宝。长效化清淤另一个亮点是资源化利用上岸淤泥,防止二次污染河道。脱水淤泥晒干后,由省农科院土肥所对淤泥(PH值、铜、锌、铬等)进行检测化验、评估改良,达标的淤泥按照7:3比例添加草炭土等发酵一个月,作为绿化园林种植土进行销售,实现变废为宝回收利用。下城已使用干化泥饼对岳家湾约100处树池进行书带草种植,效果良好。此外,区市政园林有限公司与杭州绿港花卉世界有限公司形成合作关系,由该公司回收利用和销售。
“两头+过程”多管齐下。强化源头监督。区环保、住建、执法局等部门加强工地、房地产企业等污泥产生单位监管,将工业企业污泥纳入环境综合执法,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非法转运、倾倒、处置污泥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定期到工地、房地产企业等检查污泥相关台账,指导企业做好污泥处置工作,从源头上推进污泥减量化。
强化过程监控。推行实施主体和测量主体相分离的制度,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承担清淤计量前测工作。整合区治水办、区城管局、区环保分局和属地街道、经合社、社区力量,邀请河长、段长、河道志愿者、护河队共同参与工程现场管理。在清淤完成后,由河长、街道分管领导、社区段长等进行现场验收,并书面认可。强化末端控泥。加强辖区道路地下管渠清疏和地下管道信息化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专业公司定期开展管渠清疏,强化地下管网维护,减少道路冲刷物进入河道。
“经济+生态”互利共赢。从经济上看,长效化清淤3年总投入约1800万元。与传统清淤比较,单淤泥外运费一项,每年按10万立方米清淤量计算,外运市场价为90元~120元/立方米,可节约运费900万元~1200万元/年,3年可节约运费2700万元~3600万元。从生态发展来说,工程只需一个固定的淤泥处理点即可,淤泥直接走管道,减少渗漏等二次污染的风险。泥水分离后,清水直接流入河道,脱水后的淤泥改良用作种植用土,实现“变废为宝”,从而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生态模式。
“常态+长效”统筹兼顾。以往河道清淤基本频率为3年一次,且多处河道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河道环境制约只能采用挖泥船工艺清淤。长效化清淤相较传统清淤,最大的好处是一旦有淤泥能够随时清淤,实现“想清就清、简洁高效、不留死角”,使河道清淤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尤其针对传统清淤机器无法进入的桥梁、狭窄河道,通过长效化清淤工艺,可有效清除河道淤积盲点和死角,提高河道清淤精准度和清污效果。
贯通水系,重构水循环系统
下城区境内有近2/3的河道位于东新、石桥地区,河道两侧农居点密集,有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的现象,部分水质指标严重超标。
为破解断头河治理难的问题,采用“找出污染源头—截断外源污染—改造污染端口—引入外来活水—启动定期配水”等措施,重构“补水—流动—处理—回补”的水循环系统,进一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现辖区内的黑臭河、垃圾河已全部消除,横河港、红西河支河(章家洋河)等6条断头河,现已打通3条。水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目标。
全面排查,阻断污口。加强污染源前端管控,针对长浜河、红西河支河(章家洋河)等河道沿岸农居密集、污水乱排问题突出的情况,积极与属地街道配合,开展全面排查、交叉复查等20余次,消除沿河排污口92个,并主动与有关执法单位协作,依法对11家单位及3幢沿线农户的违法搭建进行拆除,有效解决河道沿岸乱排乱建问题。
全面梳理,清淤纳管。全面摸排沿岸雨污管网现状,在截污纳管的基础上,对辖区断头河进行全面清淤,疏通沿河管道,共计清淤54000立方米,工程量超原计划30%以上。
坚持精准施策。根据河道不同现状特性,推进断头河整治。如在铁路绿带河整治建设中,针对河道严重萎缩、水流不足的现状,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开挖河道750米,将原有河道断面从3米拓宽到14~16米,并从邻近沈家河、石桥河引入“活水”,彻底解决水体发黑发臭问题;借助三塘单元控规调整落地的有利契机,加快打通西湖漾(西文街—横河港)断头河,沿三河由原来的规划河道调整为城北体育公园内景观水系,推进东新片区“小流域循环”整治。
重构循环系统。针对断头河先天水体不循环缺乏自净能力的特征,统筹规划引配水治理方案,通过埋设钢管、安装水泵、引入活水、内置增氧泵等措施,重构补水—流动—处理—回补的水循环系统,从而提高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红西河支河(章家洋河)整治建设中,消除排污口5个,增设620米循环水管道和1座循环提升泵站等强化水体循环,以“引入外来活水,每天定期配水”的手段,达到有效治污目标;在长浜河整治中,在断头河下埋设钢管,河段两侧或交汇处增设水泵把活水直接引入断头端实现水循环,并在断头河面安装叶轮式曝气增氧泵提高水体溶氧量,提升河道水质。
实现智能配水。实施精准手术后,通过双向引配水,将外部较干净河水与内部断头河死水联通起来形成水循环,实现水体每24小时更新循环一次,从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在河道上设置水位在线监测系统并接入智慧城管,通过水位信息及时调整配水方案,达到远程监控水位信息实现管理信息化、智慧化的目标。通过引配水循环智能系统,水质明显改善,有效消除劣Ⅴ类水质。
多措并举,
强化“河长制”保障
今年以来,下城区紧扣护航G20杭州峰会主题,通过创新约谈机制、延伸党建手臂、探索流域治理、健全管养手段等,不断强化“河长制”责任担当,全力推进水环境保障各项工作,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下城区共有河道31条,总长约69公里。其中,省级河道1条(运河),市级河道8条(上塘河、南黄港、备塘河、德胜河、东河、中河、贴沙河、古新河),其余22条均为区级河道。“河长制”建立以来,下城严格按照省市“河长制”工作要求,不断深化“1+X”河长工作模式,切实履行河长“管、治、保”三位一体的职责,“1”即一级河长,“X”即各级河长、警长、段长,街道、社区、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联动形成“河长制”工作合力。尤其是G20期间,下城进一步强化各级“河长”作用发挥,全面落实一般河道每日一巡、重点河道一日三巡,为水环境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3+6”约谈机制。为强化“河长制”责任落实,下城创新推行“3+6”治水约谈机制,即“发现3类现象必谈、约谈时6类人员必到”,“3类现象”为针对工作明显滞后的提示性约谈、出现红色预警的督查性约谈和污染河道的警戒性约谈;约谈6类必到人员即区治水办负责人、监察局或纪委人员、督查组成员、属地街道、环保或城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约谈记录员等,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恢复”,进一步落实河道长效管理。如针对省治水办暗访发现的“下城区水车港段淤泥处置点,河道内发现垃圾未清理,排水口疑有生活污水混排”问题,区治水办根据调查认定的责任,采取约谈有关责任人的方式予以责任追究。
开辟流域治理新径。结合深化“1+X”河长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治水责任,推进河道管理常态化。积极探索流域治理,将流经不同街道区域内的河道按街道区域分段管治,街道级河长从30人扩充至45人,民间河长从41人扩充到56人,进一步明确了河长管治责任。同时,出台《下城区街道级河长考核办法》,不断强化河长考核和管理。
首推管养三色预警。结合各级河长巡查督查,下城出台《下城区河道管理三色预警实施意见(试行)》,不仅从水质监测上进行“三色预警”,还在全市率先开展河道管养“三色预警”,动态掌握全区河道水质和长效管养情况,推动突击式治水向常态化治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