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勇立潮头再创辉煌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勇立潮头再创辉煌

  上城,自古繁华,钟灵毓秀,名胜荟萃。原为皇城之地,如今亦是杭城中心城区。立足上城高处,向东南望去是波澜壮阔的钱塘江,西北接着烟柳画桥的西子湖。新塘河、新开河、贴沙河、东河、中河、龙山河6条河道纵贯城区,这上城之水,在交通阡陌、广厦林立的城区中静静流淌,滋养着上城儿女,也彰显着上城“五水共治”的成绩。

保质保量,领跑完成任务

  民之所望,施之所向。目前,上城区所有工程项目全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部分工程项目超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管网建设方面,完成污水管网6.98公里,完成率120%,雨水管网7.05公里,完成率130%。完成截污纳管54个项目,包括新塘河沿线截污纳管项目,中、东河沿线23个截污纳管项目,同时,为加大中、东河沿线污水减量,更好推进雨污分流,上城区自我加压,在目标任务基础上又新增10个截污纳管项目。实施5处高层住宅小区阳台水截污等21个项目,改造完成1500户多层住宅阳台污水的治理。完成新塘河、中河、龙山河前端、丁家花园池塘清淤工作,清淤总方量2.1621万立方米,完成率180%,平均清淤厚度0.6米。同时完成新塘河、新开河两个河道生态治理项目。目前,市下达的防洪排涝15个项目,均已实施完成。西湖大道(建国路-南山路)和解放路(南山路—环城东路)2个提标改造项目约3.5公里已经全部完成,3条小沟小渠整治完成,即中山中路御街水渠、中山南路沟渠、湖滨地区水渠,另外物业小区内小沟小渠的清理任务也已完成,目前管网清疏共计完成590公里,在11月底完成650公里,超目标任务167%。汛期时落实易积水区域应急处置“一点一方案”,确保了今年汛期上城区未出现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出行的内涝灾害。

工程治水,打造精品项目

  点滴之水,汇聚洪流,抓节水工作一直是上城区“五水共治”的特色亮点。上城区根据老城区独有的特点,多渠道、全方位进一步抓好节水工作,积极探索出老城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的六大模式。一是机关单位模式,如湖滨街道利用雨水收集桶,收集有自流雨水管的管道雨水;二是园林系统模式,如北落马营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工程,通过收集储存的雨水并采用喷灌等节水灌溉的形式来灌溉园林绿地;三是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和屋顶绿化模式,如浙江省旅游展示中心的屋顶及绿化雨水收集系统;四是居民小区模式,如楼房小区绿地雨水利用,采用下凹式绿地,人行道布设透水性路面等收集雨水;五是利用河道取水和收集雨水,如上城区在建工地主要出入口的车辆冲洗用水一律采用基坑井点抽取的地下水,及中河沿线节水及雨水收集利用项目;六是大型的非常规水源利用项目,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杭州中学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工程,打造大型的非常规水利用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杭州中学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工程,打造了全市节水工程典范。该项目设计方案获国家住建部绿色建筑设计二星级、获国家绿色建筑创新三等奖、浙江省节能建筑示范工程等荣誉。校园内部道路采用透水沥青,除绿化和草坪自然渗透外,雨水收集利用率达99%。在学校400米跑道旁有一个雨水收集池,池内安装德国进口的WFF300雨水分离器,经过分离后干净的雨水会进入地下一层的雨水处理系统弃流井,而直径超过1mm的杂质则会直接流入市政雨水管;除了雨水,学校空调冷凝水也会汇集到收集池内,经过消毒过滤等过程后,进入清水池贮存,然后由水泵输运到用水点。收集的屋面雨水和操场周边、道路两边的雨水可用于学校绿化灌溉和景观补水。按照每次收集雨水300立方米,平均每年按50次降水计,一年的雨水量就是15000立方米,加上学校的洗面盆水、拖把水、饮水机的废水等经过滤消毒后用于冲厕所等,学校一年能节省水费50000余元。

  馒头山公园是上城区打造的雨水收集点,通过在周边各支小路建设明渠,将收集的雨水引入山脚一个水池,用于日常绿化养护。该项目是为避免在持续性大暴雨天气下发生山体滑坡,用于防洪排涝的一个功能性、综合性公园绿地的创新设计理念。自2014年上城区“五水共治”工作启动以来,上城区委、区政府以解决民生实事为导向,通过新建排水管网及渠道,采用增(排水口)、改(污水管)、扩(明沟)、埋(大口径管道)四措并举,实施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有效解决该区域内长期排水不畅及安全隐患问题,实现该区域汛期零积水的整治目标。今年,结合G20杭州峰会的契机,上城区轰轰烈烈开展了馒头山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了治理成果,将治水与基础设施建设、立面整治、景观绿化、公共服务提供等一系列惠及民生实事统筹联动实施,描绘出一幅馒头山人居环境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结合的瑰丽图景,为当地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整洁的新家园,给居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排查反弹,全面保障水质

  上城区的6条河道全被纳入峰会重点管控河道,经过全区共同努力,峰会水环境保障任务取得出色成绩。一是落实保障方案,编制《上城区国际峰会河道保障方案》,全区积极储备相关应急物资,进行水质突变应急演练,做好水质突变防范。同时加强水质监测频次,建立完善辖区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制度;进一步做好小沟小渠池塘这类“城市毛细血管”的疏通和养护。二是推进雨污分流。G20杭州峰会前,为保障河道水质安全、提高河道水质观感,上城区立项建设44个截污改造项目,包括雨污分流、截流改造、截流限流等内容,有效减少雨污沟通的合流区域、污水管网压力和污水溢流总量,改善河道水质环境。三是排查反弹隐患。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上城区开展“清三河”反弹隐患全面拉网排查整治行动,在省、市两轮督查通报中成为全市唯一“零问题”的城区。

智慧管理,

创新落实机制

  今年,上城区在落实完成各项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广纳群策、汇集民智,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共同促进水域管理,纵深推进“河长制”,为全面提升全区环境整体提升做好坚实保障。一是首推渠长制,强化精细管理。小沟小渠整治工作是上城区今年治水工作的重点之一,上半年上城区完成辖域所有沟渠池塘清理工作。今年5月,区治水办与《杭州日报》联合策划“寻找身边的渠长”系列专题活动,招募“民间渠长”,使关心、关注“五水共治”的居民百姓真正参与到治水中来,生动记录了上城区基层一线治水工作情况;5月18日,《浙江日报》也刊登了《杭州上城区将治水向沟、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小小“渠长”,守护水系毛细血管》一文,全面报道上城区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在全省起到推广示范作用。二是创新河长制,深化长效管理。今年,上城区进一步完善落实“河长制”各项制度,创新“3×3”巡河模式,建立包含小微水体(渠长)、古井水源(井长)等上城特色的全方位全覆盖全民众巡河体系,即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带头巡,河道警长、民间河长、民间井长共参与,社区党员、护河队员、行政执法队员齐上阵的巡河模式。督查“河长”职责,完善《上城区深化“河长制”落实河道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对“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全面督查,内容包括各级河长(包括警长)配备到位情况;各级河长公示牌信息规范化、完整性,更新及时性;举报受理电话是否通畅;“河长制”信息化系统(APP)信息更新情况、河长签到、巡河情况等,一并纳入上城区“五水共治”暨“河长制”长效管理考核工作中,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科技治水,强化智慧管理。上城区依托“365平台”、智慧城管等科技平台,实时汇总“五水共治”各项信息,率先推行使用新型“电子河长公示牌”。电子公示牌整合彩色LED显示技术、3G网络、物联网信息推送技术及微信互动,向公众展示河道情况、河长信息、治理方案、治理时间表以及宣传标语等内容,提高居民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全面升级智能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控河道杂物及各类不文明行为。利用井盖管理无线覆盖网格及RFID物联网技术第一时间监测污水满溢、预测污水管道堵塞问题。同时,继续追加安装电子标签,全面构建依法治水立体监管网络,电子标签的实时报警第一时间遏制了晴天排污现象。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将上城区“五水共治”工作推向了智慧化管理的新高度。四是开展排水管网大排查,对全区地下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大数据库,共计安装完成150个智能监控系统,查明源头,为工程改善提供依据。同时,建立“一口一档一专人”机制,由属地街道派专人负责每日巡查监管,便于全面掌握情况,追根溯源,实现所有226个河道排放口“零直排”,使上城区于2015年9月率全市之先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为杭州市首个“零直排”区。

全民参与,

提升群众满意度

  上城区作为杭州的中心老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要求普遍较高,上城区一直以智慧化、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夯实民间力量基础,力求治水实效,让群众满意。一是齐聚民心,提升群众满意度。近期省市正在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上城区治水办也是千方百计,多方发动,组织所有街道设计并发放入户调查问卷,并集中印发了60000份《致上城区居民群众的一封信》和“五水共治”宣传手册一同发到老百姓手中,让群众更加知晓、参与、支持上城区的“五水共治”工作,这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老百姓的知晓率和获得感,在群众中引起广泛的好评和反响。二是汇集民力,提高群众参与度。2016年全年,上城区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大型宣传活动20余场,参与人数3000余人次,形式包含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培训讲座、志愿服务、巡河毅行、教育科普、法制宣传等。作为全市民间护水模范的“紫阳群众”已经逐渐变成了上城区治水护水的一支“正规军”,南星街道还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利用社区低碳生活馆和“五水共治”实验室开展中小学生宣传教育活动,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此外,由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流淌的故事——来自浙江‘五水共治’的报告”主题采风创作活动,上城区一篇“外行也能管治水”的报告文学也入选其中,提升治水文学内涵和群众阅读面。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勇立潮头再创辉煌
2016-11-15 浙江日报2016-11-1500006;浙江日报2016-11-1500010;浙江日报2016-11-1500013;浙江日报2016-11-1500017;浙江日报2016-11-1500024;浙江日报2016-11-1500007;浙江日报2016-11-1500015 2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