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化

我省13个节目参加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

弘扬正气,小戏唱出大襟怀

  本报讯 (通讯员 郑文) 经过紧锣密鼓的展演,“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11月7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浙江的新农村题材小戏《规矩》《晒棉袄》《审孝》等13个节目入围本届大展,浙江省文化馆荣获优秀组织奖,浙江省文化馆研究馆员周子清导演的越剧小戏《百合》被评为导演金奖。

  入围的13个小戏围绕“两美”浙江建设的主题,抒发了乡村农民实现“中国梦、我的梦”的美好情怀。由云和县文化馆选送的《福妈嫁囡》被评为优秀剧目金奖。该剧通过描述一位母亲曲折的嫁女经历,塑造了一个立志改变家乡现状的大学生村官形象,弘扬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缙云县文化馆倾力打造的婺剧小戏《老鼠娶亲》寓教于乐,诙谐的故事背后,蕴含杜绝浪费、自力更生的致富正道之意。甬剧小戏《母亲》以宁波市镇海区道德模范刘国娟的真人真事改编,生动诠释了“恩重如山不图报,润物无声慈母情”的美德。

  一部好的小戏离不开创演人员的辛勤劳动,优秀作品的背后,是老一辈戏曲家的勤奋和执着。浙江越剧作曲家朱国柱今年已80岁,在为《审孝》作曲时,既陪同演员练唱,又现场指导录音,排练时不顾年迈,一直坚持在现场指导演员。他说:“小戏虽小,但情在亲情、孝道上,得走心去演才好看。”

  《百合》由嘉善县文化馆选送,剧组提前一天到北京,没有场地,就在宾馆电梯口排练。艰苦的环境下,周子清不厌其烦,为演员逐字逐句剖析剧本。在该戏中扮演母亲的任禾湘已年过花甲,她认真勤奋的排练态度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年轻演员。

  浙江参加大展的13个小戏都数易其稿,从剧本策划、修改、定稿到排练、演出,创演人员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力求把最好的表演效果呈现给广大观众。

  近年来,浙江省文化馆围绕戏曲传承这一主题,从平台打造、传承人培养、戏迷引领等多个角度,不断推进地方戏曲事业发展。省文化馆面向农村基层,推出了两年一届的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一年一届的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赛等活动,通过赛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业余作者和演员,有效推动了全省地方戏曲事业发展。

  同时,省文化馆还积极参与策划戏曲进校园、高雅艺术进高校、“婺韵争锋”戏迷擂台赛等活动,与各地文化馆、戏剧发展促进会联手,组织基层文艺骨干和戏迷开展戏曲艺术培训,不断壮大戏迷群。此外,省文化馆还积极录制戏曲名家名段,指导戏迷学唱。

  周子清介绍说,近年来,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集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因其弘扬主旋律、贴近现实生活等特点,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丰富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次大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戏曲艺术委员会主办。参加展演活动的69个小戏小品曲艺节目,是从全国征集的数百个作品中脱颖而出的。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3 弘扬正气,小戏唱出大襟怀 2016-11-11 2058971 2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