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复垦乡土记忆 增添文化内涵

江山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本报讯 (记者 江帆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毛凌霄) 初冬时节,走进江山,一个个散落于钱江源头、仙霞岭间的村落,风情各异,步步皆景。古木葱茏的兴墩村,黄泥房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筑成的永兴坞村,村舍相依相望;古道绵延的保安村,面朝绿水背靠青山。不久前,经考核,江山被评为全省首批6个美丽乡村示范县之一。

  风景如画的江山,美丽乡村美得又有一份特别。近年来,江山市委、市政府以内外兼修为目标,以“建设一座礼堂、唱响一首村歌”为载体,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写进村歌,并通过编撰“千村故事”、建立“千村档案”,传承和推广民俗特色活动,复垦乡土记忆,增添文化内涵。

  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江山,山水隐村落,村落连山水,历史与风景相映,文化与生态交融。这是江山美丽乡村建设的基因。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相融,打造软硬结合、内外兼修的中国幸福乡村升级版,江山先行探索。

  一首《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唱红大江南北。婉转的歌声,讲述了一个有关亲情温暖、故乡温情的故事;歌声之外,大陈古村的重生蓝图,伴随着旋律同步铺展。一首《好客赵家》,一路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歌声透露着赵家村传统节日麻糍节的盛况,也让独特民风民俗,借着村歌一炮而红,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如今,一首首村歌已成为江山美丽乡村的独特印记,激发了当地农民的文化自信,更成为每个人保护乡村文化的行动自觉。

  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按照尊重自然美、大创文态美的思路,江山的美丽乡村建设还融入各类彰显村情的特色文化。该市依山就势、就地取材,重点打造“风光、风情、风韵、风采、风行、风俗”等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一批特色村庄依次铺开。

  通过挖掘各村在礼仪道德、名人名流、民风民俗、手技手艺等方面的特色,江山共建立各类村级农耕、民俗、家风家训、红色记忆等博物馆20多家,乡村村晚、春泥计划、文明礼仪等系列活动定时开办,这些都成为江山一张张彰显乡村软实力的“金名片”。

  截至目前,江山全市已建成文化礼堂113座,创作村歌100余首,实现了村歌全覆盖。美丽乡村又成为美丽经济的新载体。今年1月至10月,江山全市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突破45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近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和52%。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江山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2016-11-09 2057045 2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