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文化

钱塘余韵应犹在
非遗展演尽舒怀

  本报杭州11月7日讯 (记者 董小易 通讯员 宋冠群) 11月7日下午,由杭州滑稽艺术剧院主办的“‘钱塘余韵’非遗展演”第五场“杭剧 武林调 杭州摊簧”专场在杭州艺苑艺海楼举行。

  本次专场是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演绎。由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青年演员复排的传统杭剧《小姑贤》首次与观众见面;杭州摊簧的青年演员潘婷带来温柔婉转的《跃鲤记·芦林》,武林调青年演员罗翰则阳刚十足地演绎了《宝莲灯》。

  每一个节目前,75岁的杭剧非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汪谊华都为现场的老中青观众“科普”这些非遗项目各自的来源及特色。比如杭剧,它是省级非遗项目,起源于杭州宣卷(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是杭州唯一的地方戏曲剧种。杭州摊簧则历史悠久,是说唱类曲艺品种;1961年,杭剧改革,吸收了杭摊来丰富杭剧唱腔,目前杭摊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武林调则是由杭州宣卷和杭州时调小曲(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发展而来。现场,汪谊华还教观众们用杭剧的腔调来唱唐诗《春晓》。

  据了解,今年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特别策划了“钱塘余韵”非遗节目公益展演活动,希望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让传统艺术更贴近现代生活。据悉,该展演已接近尾声,收官之作“杭州方言”专场将于11月12日与观众见面。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6 钱塘余韵应犹在
非遗展演尽舒怀
2016-11-08 2054222 2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