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生态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金华经验”获点赞

  本报讯 (记者 沈超 钱关键) 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现场培训会日前在金华召开。

  一直以来,金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垃圾治理工作。早在2005年,金华就探索出了“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乡村环境卫生有效改观。2013年,金华又在全省打响“五水共治”第一枪,并按照水岸同治、标本兼治的理念和要求,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治污水的切入口之一,形成了“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发展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金华模式”,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性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显现,得到了农民的点赞和专家的认可。目前,金华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全市145个乡镇、4230个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4.97%。

  垃圾分类治理也“治”出了好环境、好效益、好风气。今年上半年,金华“农家乐”接待游客977万人次,营业收入近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5%和28.4%。2015年全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金华位列全省第4,比2014年提升6位。

  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说,几十年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个难题,金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成本低、效益高,不仅有好的技术方法和长效管理机制,还获得了广大群众支持,如农村垃圾从家门口直接运到了垃圾处理站、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等方法,“金华经验”值得全国广泛推广。下一步,住建部将下发通知,让全国各县、各镇相关干部都能了解、学习金华的经验,带动全国农村垃圾治理。


浙江日报 生态 00007 “金华经验”获点赞 2016-11-07 2050953 2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