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我省发布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建筑抗震设防全覆盖

  本报杭州11月3日讯 (记者 方臻子) 11月3日,省地震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专家就《浙江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的印发实施进行解读。《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地震监测与信息发布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实现震后2分钟自动速报信息发布,同时实现4级以上地震烈度速报。

  “‘十二五’期间,我省在震后10分钟正式速报基础上,初步形成3级以上地震2分钟自动速报能力。”省地震局监测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钟羽云解释说,自动速报是指由地震台网自动对外发布地震信息。

  《规划》提出“震后2分钟自动速报”。时间的缩短,对于防震减灾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但只要地震播报及时,就能快速准确提供震情信息,为作出应急响应和救灾决策提供第一时间的信息支撑。

  “《规划》中还提出了地震应急反应体系和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震后30分钟内启动各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并提供基础信息服务,1小时内提供震灾评估结果,3天至5天内完成灾区地震烈度评定。”省地震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中说。

  “《规划》提出,根据中国地震局统一部署,以全省目前的地震监测台网为基础,总共形成由24个基准站、45个基本站和45个一般站构成的专业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台网,同时试点建设一批简易震感速报点作为补充的传感网络,建设1个省级技术保障中心、1个省级数据处理中心及紧急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并向政府部门、行业用户、企业用户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张建中表示。

  “在‘十二五’期间,我省缺乏地震烈度速报能力。但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4级以上地震发生后5分钟内,速报县级及以上城市的地震烈度;15分钟内插值速报乡镇地震烈度。”钟羽云向记者解释说。

  “《规划》中还新增了一项要求,即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全面提升农村住宅抗震防灾能力,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市、区)全部完成修订或编制抗震防灾规划。”张建中说。

  省地震局防震处处长童志怡说:“一方面,原来我省三分之二地区的建筑不需要做专门的抗震设计,现在要求抗震设防全覆盖。另一方面,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的区域有所扩大。原来,我省7度的地区只有舟山和宁波的北仑、镇海,现在增加了宁波的大部分地区、杭州钱塘江以北的主城区以及嘉兴的大部分地区。”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建筑抗震设防全覆盖 2016-11-04 2046008 2 2016年11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