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化

工笔见匠心 淡雅皆风骨

杜曼华作品展在杭开展

  本报杭州11月3日讯 (记者 刘慧) 桑梓、桃夭、黍离、萱草……这些植物沾连着诸多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典故与情怀,渲染着浓郁的东方象征传统,正所谓一枝一叶正关情。由中国美术学院、省美协主办的“一枝一叶正关情——杜曼华作品展”11月2日在杭州恒庐美术馆开展。

  一片石,几簇草,数朵花瓣,双双禽鸟。漫步展厅,你会发现,叶藿往往简化为风姿摇曳的碎片,衬着核心处的生物飞禽。杜曼华的工笔绘画有一份极简的倾向,体现一种淡远意境。她的画还含一种极淡的风味,素绢被轻轻渲染上花青石绿,仿佛新从氤氲中渗出,水色微微,淡烟弥散,格外清新。这种极简与极淡蕴着一种极净的品质,标示着画者心性高出,有着一份不染纤尘、至纯至洁的雅意。

  杜曼华,1935年生于上海,原籍绍兴。195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并留校执教至退休,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现为省中国画家协会副主席、省女花鸟画家协会主席。展厅里,有部分当年的写生稿,11月3日,杜曼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写生是工笔画不可少的部分。“我读书的时候,各种花鸟写生不少,几个月都在外面写生,唯有牡丹之前从来没画过,最近有个朋友非让我画,我才无奈地画了。牡丹颜色很艳,我不太喜欢。”虽然杜曼华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但表达情感依旧分明,“照理说,花鸟专业的学生应该认识各式各样的花,现在都是到电脑里去找资料了,大家构图都差不多。以前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同样一盆花,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中国画的教学,和很多传统技艺一样,就是师傅带徒弟。杜曼华说,学院里也讲究师承关系,包括现在留在学校的老师,也要讲他的老师是哪个,是跟谁学的——就是这个路子正不正,脉正不正,讲究师承关系。当年,她学画的时候,只有3个老师,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教课比较多的是吴先生,他家和我住得比较近,我常会搞一套小册页让吴先生看看。一张册页几朵花苞,应该怎么长,疏密关系怎么样,吴先生都会耐心地跟我说。”杜曼华说,自己在构图上打基础就是在那时候,以至于后来在自己教学的过程,对学生的构图要求也很高。在杜曼华眼里,3位老先生中,潘天寿的工笔线条很粗,一张桌一盆花,结构都要画得很具体,而吴先生画画就比较潇洒,“他比潘先生的画激动,他也容易激动,画画的时候气很足,一气呵成。”

  回忆学画的往事,杜曼华眼眸一亮,因为那是一段开心的日子,“吴先生来上课,我们一定要先泡好一杯茶。他走进来,每次手里都拿个火柴盒,然后看一眼,就给我们画画示范,至于火柴盒上写着什么,我们也不知道。”

  想当年,在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时候,杜曼华的一幅《寒林晨雾》拿了优秀奖。“那时候工笔画讲究富丽堂皇,我偏偏不,反过来想画张素淡的试试看。”画面上,两只缩颈的小鸟停在疏疏淡淡的寒枝上,但能让人感受到寒雾笼罩下,寒林的幽静与深邃。“这幅画别人说是我凭空想出来的,其实就来源于生活。那时候我很早就去花圃写生,坐7路公交车,一般早上7点多就到了。那里有一大片树林,刚好太阳出来,朦朦胧胧很好看,画面就印在我脑子里了。”

  中国是个崇水尚水的民族,同样喜好植物,喜好植物的秀穗和花瓣——竹在风节,兰馨清雅,松风高古,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园地里,植物不仅风景常盛,而且有着稳固深邃的精神意涵和情怀特征。这可见可感的意蕴往往编织成中国式的清淡幽远意境,令人怀想无限。杜曼华的极简、极淡、极净,体现的正是这种意境,内里还怀着一种孤傲的风骨,故杜曼华的画绝不轻薄,有着一种源自《诗经》的一唱三叹式的清远,一种徘徊低吟中的精微。与时下工笔画的宏幅巨构和繁琐相比,她的工笔画有着一种清泉般的心境,真情似水,雨露一般洒在观众心里。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杜先生的工笔绘画之品,源自她的性情,也源自她的多年努力。此次展出的写生,虽远年旧作,却愈见她于植物世界的精微与亲熟。她的学生40年后都不忘植物园里一花一叶的生长。花气熏人,枝枝叶叶的生发,即见师者的情怀与诗心。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3 工笔见匠心 淡雅皆风骨 2016-11-04 2043012 2 2016年11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