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8版:大美浙江 乡村之美

文章导航

最忆是莲都 音画系乡愁

——以“民宿经济”引领美丽乡村转型升级

  最忆是莲都 音画系乡愁

  ——以“民宿经济”引领美丽乡村转型升级

  这里,是八百里瓯江瑰丽的一段。

  用田园山水画唤醒久违的乡愁情怀,努力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莲都始终把绿色惠民贯穿在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从“乡村裂变”到“乡村蝶变”,再到“乡村复兴”,历史给予了莲都千载难逢的机遇。

  今天的莲都,正以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为主线,精准发力、追求极致。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中,“美丽乡村”包含的是对整个“三农”发展新起点、新高度、新平台的新期待:即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村将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农村将重新凝聚起新时代农民守护宜居乡村生活的愿望,进一步推进“产村人”融合、“居业游”共进。

  而以全区之力发展民宿经济,是实现“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的重要途径。

  “发展民宿经济既是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改变乡村的重大推手,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莲都通过擦亮生态名片的“绿色”基底,激活农村经济的“原乡”要素,提升本地百姓的“内在”幸福,让越来越多城市资源、人才、资本不断向莲都乡村汇聚。

  于是,在这里,人们看到了根植于乡土的创新涌动,人们看到了发展与守望的和谐安放。

有故事 有内涵 能富民

——以“五个一”打造主题村落

  十里荷香一江明秀,千顷沃野万象呈祥。

  走在枫树湾村的古道上,寻见一家“括苍古栈”。6个房间、10个床位,女主人余丽珍将草鞋、蓑衣、竹子等元素融入房间,将自家的房子装修成了具有括苍古道文化特色的民宿房屋。在这个离丽水市区仅十几分钟车程的小村庄,“民宿”成为村民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而事实上,在莲都,像“括苍古栈”这样的民宿已从“盆景”变为了“风景”。莲都正举全区之力,打造民宿主题村落,激活乡村元素实现主客共享。

  在浙江,以民宿经济发力供给侧改革的县市区不在少数,但莲都自成风景。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条件突出,“绿谷”生态优势鲜明,更在于其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模式。坚持以植入一个主题、导入一个工商资本、建立一个盈利模式、形成一个共享机制、健全一个服务体系“五个一”的理念,先后启动21个民宿特色村建设。

  做一个民宿并不难,难的是做成产业。当下民宿已成热潮,莲都如何突围?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差异竞争是最优路径。

  不同于德清的洋家乐和桐庐等地的精品美宿,莲都善于挖掘本地乡土元素,做好“乡愁记忆”文章。以文化旅游为功能、以活态传承为方式、以集聚开发为手段,将一个个传统村落打造成为有故事、有内涵、能富民的主题村落。这既是莲都农村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希望,也是实现“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的重要途径。

  依托颜氏家族文化和农耕文化,古埠要津港口在本村植入“心灵港口、居游人家”主题,用4个月时间精心打造26家民宿,以“还原乡村生活”的自然样态吸引了一群又一群都市客人。

  在背后靠青山、村前淌清水的畲族村——利山村,美丽的处州白莲和浓郁的畲乡风情相映成辉,热闹的歌舞、特色的美食以及醇香的美酒让“莲韵畲家、诗画利山”声名远扬。

  千年古村大港头位于“古堰画乡”,瓯江原生态风光和油画艺术渊源让它具备了独特的“文艺气息”,突出“近山亲水、多彩港头”主题,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成为全国知名的艺术休闲主题村落……

  与此同时,莲都高度重视工商资本引进,特别是与优秀品牌企业的联姻。想着“月亮”,捧好“星星”,全力打造“星月同辉”民宿产业发展新格局。

  去年9月开业的“隐居画乡”,一个投资1500万元,集酒店、度假、文化为一体的高端民宿集群为莲都整个民宿产业带来了一阵新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就在前几天,“联众·欢庭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正式开工,6000万元投资将创建莲都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下南山模式”,力争成为国内同类型古村落注入生机、重焕活力的典型样本。

  一边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本土实践,一边是“品牌引领,典型示范”的外来经验,善于接纳,也敢于探索,先进理念与乡土智慧不断碰撞,助力莲都民宿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回得来 留得住 能发展

——以“主客共享”呼应乡情乡思

  今天,通过民宿的带动效应,莲都的生态优势内在价值正被积极挖掘,并在“有形之手”的推动下释放出强大力量。

  虎迹溪穿境而过,流经老竹畲族镇,镇内风光旖旎,民风敦实淳朴。

  走在村中,可以看到紫茄子和西红柿等蔬菜在村民小院旁的地里安静地生长,这些不打农药的绿色食品就是村民平常饭桌上的菜肴。而这些村民看起来十分平常的菜肴,却是忙碌的城市人一心向往的鲜美肴馔。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莲都村民们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通过放大本地的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的新道路。处州白莲、轩德皇菊、古方红糖、倪老腌辣椒酱、百兴小雪茸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从“告别使用化肥农药”到“农旅结合”,卖的是绿色,卖的也是浓厚的乡村文化。

  发展民宿对于莲都来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是居民消费升级新常态、全域旅游开发新模式、乡村度假休闲新趋势呈递给莲都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对于莲都来说,民宿只是载体,三产融合才是目的,也只有以“民宿+”开启产业融合新篇章,民宿经济才能真正成为莲都擦亮生态底色、帮助农民增收、加快经济跨越发展的民生工程。

  以“民宿+生态”为引领,山水塑形、人文立魂、绿韵作裳,让“绿水青山”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益;以“民宿+旅游”为方向,吸收融合餐饮住宿、文化创意、农耕体验、养生休闲等各种业态;以“民宿+电商”为支撑,运用网站、手机APP等平台,打通主题村落对接市场、拓展消费的渠道……环环相扣的几大“+”法,今天的莲都民宿正在发生惊人的蝶变效应。

  曾几何时,“丽水10万农民进城开超市”现象引人关注。然而这背后也凝结了很多未解的乡情和乡思。发展民宿经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让莲都农村迎来了回乡的人们。

  就在“括苍古栈”的边上,过女士开了一家“寻梅小筑”,曾经走南闯北的“女商人”今天习惯了坐在原木桌前,泡一壶茶,等一些人。她将多年阅历融入了这家充满巧思的民宿,远道而来的客人中有歌坛明星,有文艺大咖,还有美国农业专家……而在“心灵港口”,在江苏开了12年超市的村民颜建友,也回到了老家,回到了伴随着自己长大的宣平溪边办起了民宿。

  在业内人士看来,民宿所能提供的正是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真正的参与者是当地的原住民。随着产业的发展,民宿经济给农村带来巨大的改变,让农村每个元素都成为市场要素,让农村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让更多农民成为市场主体。

  这些从农村出来又经过城市洗礼,受过一定的教育,接受过现代企业制度熏陶,见过世面的“农二代”“农三代”,是未来莲都民宿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只有当这些生长于斯的年轻人愿意返乡创业,将他们在城市积累的知识、资金、意识、市场带回家乡,莲都农村乡土社会的秩序才能得以重建,稳定的“人的新农村”才能够实现,也真正体现了美丽乡村升级版的深远意义。

  荷叶田田,荷花瓣瓣,笛声袅袅,歌声遥遥。来自国内外的5位艺术大师、15位著名音乐领军人物、130多位音乐家,让莲都的这个夏日令人神往。

  这不仅为打造世界音乐家文化集聚交流之地,中国一流音乐家培训教育基地增添了靓丽一笔,同时也足以看出莲都对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高度重视。“古堰新韵”小镇音乐节就像投入湖中的一粒石子,荡漾开来的涟漪则是莲都为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所做的细碎而持久的努力。

有情怀 懂方法 可持续

——以“绿色发展”呵护“真山真水”

  瓯江款款,片片风荷;流水潺潺,青山葱茏。

  自从全面深化“六边三化三美”行动以来,莲都城乡洁化、拆违、美化并进,破难攻坚的号角声声。仅今年以来,莲都区累计投入环境整治资金达4.67亿元。在莲都,常常可以看到一支由区级机关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右手拿着垃圾钳,左手拎着垃圾袋,手臂上挽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红袖章。领导干部主动带头“捡烟头”,以实际行动呼吁公众的环保意识,乍看之下很是新鲜,实则用心良苦。

  从后位赶超,莲都深知“绿色生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而在莲都广袤的乡村,“真山真水”更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复制的优势资源。如何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转到持久美,各地都在寻求更好的机制和方法。根据乡村实际情况,莲都通过不断摸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六边三化三美”专项考核办法——红黄旗制度。

  “黄旗”是什么?“黄旗”意味着倒数,意味着脏乱差。红旗是什么?红旗是目标,不夺红旗不罢休。夺红旗就奖,拿黄旗就罚。5米高的红黄旗矗立在村口,对于荣誉感,村民们看得格外重。来源于本土的智慧,植根于土壤之中的萌芽,“红黄旗”奖罚制度一经推出,便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六边三化三美”——不仅擦亮了村落的生态底色,为洁净村居环境做了机制上的强大保障,同时充分发挥村级主体作用,有效推动全域洁净,为莲都全域旅游、美化城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情怀的激励与举措的创新中,这片群山之中的莲瓣之地,呈现出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莲都坚持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开发和保护中让百姓得实惠。处州蜂业通过蜜蜂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实现“农旅融合”,目前正着力打造“中华蜜蜂文化大观园”,逐步走一条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子。而另一边,凭着虎迹溪纯净水质,晓锋金鱼种鱼繁育基地成了全省唯一的中国金鱼种质资源基因库,成功繁育出丽水特有的金鱼品种——钻石鳞兰寿。这是继珍珠鳞出现100多年后,又一个在鳞片上出现变异的极其名贵的金鱼新品种!

  “绿色能不能发展经济?”今天,莲都已初步找到了一条“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好路子,特别是对依托美丽环境发展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的认识越来越统一。“乡愁能不能点亮经济?”今天,莲都也已经在“乡愁、乡情、乡思”品牌中尝到甜头,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他们提出,通过3到5年的努力,把莲都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民宿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莲都民宿还在路上,但无疑值得期待。


浙江日报 大美浙江 乡村之美 00028 最忆是莲都 音画系乡愁 2016-11-03 浙江日报2016-11-0300007;浙江日报2016-11-0300012;浙江日报2016-11-0300013;浙江日报2016-11-0300014;浙江日报2016-11-0300011 2 2016年11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