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革命 大美巍山
——东阳市巍山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脉动
陈潇奕
环境革命 大美巍山
——东阳市巍山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脉动
陈潇奕
行走在东阳市巍山镇,感受这片热土上的乡情民意,你会怦然心动。这里有着高高的马头墙,低低的灌木丛,连绵的悠悠青山,成片的金黄麦田,家家户户门前摆弄着小小的花圃,点缀着乡村里的诗情画意。
村落净美,民风淳朴,巍山镇涌动着全民建设家乡美的如火热情和款款深情,在这一片升起袅袅炊烟、飘荡着甜丝丝蜜枣香的乡土,焕发了新的面貌和生机,乡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经奏响了自己的曲调,返璞归真,以乡村最质朴、最自然、最亲切的样子,让城市更加向往。
制度保障,环境革命风生水起
“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革命,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
一直以来,巍山镇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工作有机结合,提出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向好之心,向阳而生。今年年初,巍山镇在开展首批20个村创建的基础上,召开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将环境革命风暴“美丽乡村”建设刮向全镇119个村。目前,巍山镇已有72个村已基本完成以“十无”为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率先实现了“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承诺。
在黄西塘村,村道两边垒着矮矮的乌石,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锃亮的光泽、茂密的青草一茬茬地长出,摇曳生姿。“这就是我们的村子,一个星期不打扫,村前村后还是一样的干净。”村民张大妈乐呵呵地说道。确实,仔细看,地面上一点碎屑、烟头都没有,就像是水洗过的村庄一样,清爽得很。
净美之风吹遍了巍山镇的其他村落,而这也归功于环境革命背后各项工作机制的践行。
“现场会开出了成效,开出了氛围,开出了气势”,在巍山镇开展着分层次现场会活动,以更好地全盘把握各村落环境整治进度和情况,营造良好的“美丽乡村”建设氛围。镇级层面对首批创建村每半个月轮流召开一次现场会,工作片以片为单位每个月召开一次现场会,从而起到镇抓创建村点上推进、工作片抓面上119个村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而在现场会上,“眼见为实”,以实地参观为主,脚步落在实处,从而言之有物,做好进一步的经验交流和专业指导,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更加系统化、专业化、高效化。每隔半月,就是一次检验,就是一次真功夫,在这样的机制下,镇村干部更是热火朝天拼命干,发挥到了“现场会开到哪个村,哪个村就彻底变模样”的极好效果。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一天都不能懈怠。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行之有效地推进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利用新媒体技术,巍山镇建立了每天微信图文汇报交流的工作机制,要求镇村干部每天将各村环境革命动态,通过上传图片文字形式进行汇报交流,镇领导在群上及时跟进点评,解决实际问题;每周对主要形象指标进行公开通报,通过公开栏、微信群及时通报各村工作进展,再每月组织评比并公示;每月对各村创建工作进行排名,明确考核细则,对每个月工作进度后3位镇村干部通报并扣罚绩效考核奖,按工作实绩每季评选若干名镇村工作标兵。对连续3个月累计5个月排名工作片末位的村干部取消换届预备候选人资格。此外加大财政扶持,对通过考核验收的村给予人均100元奖补,并优先安排其他各类奖补项目。
同时,结合民意,村里还公布了10条美丽乡村公约,包括无乱搭乱建、无污水直排、无乱堆乱放、无赤膊砖房、无坍塌危房、无露天散养、无垃圾混投、无臭水沟塘、无管线乱接、无空闲荒地等主要内容,挂起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接地气的条幅,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美丽乡村”建设氛围,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高潮。
上下一心,全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激情与日俱增。譬如日前怀万线镇区段1760多座坟墓搬迁这一老大难问题也在短短17天时间内完成99%的迁移,得到了老百姓的积极响应。
“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就是我们巍山镇老百姓建设‘美丽乡村’的洪荒之力。”巍山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内外兼修,全域建设美美与共
“到村口,有标志、有记忆、有故事;进村里,有小景、有亮点、有乡愁;入家园,有个性、有传承、有温暖。”
巍山镇正在规划着每一寸土地,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动美丽乡村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让镇区、农村与景区和谐共生。
泥泞颠簸的村道平整了、宽阔了,臭气熏天的垃圾山不见了,房前屋后陈年堆积的杂物消失了,曾经的空心村正在聚拢人气、变成风景,整个巍山镇弥漫着本土化、厚重感的乡土气息:高高的马头墙,树木掩映的通幽曲径,潺潺的溪流,水墨浓彩的文化墙,及时更新的宣传栏,历史悠久的宗族祠堂……通过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广普及,打出生态田园人居塑造组合拳,城乡间一条条精品线建设,正勾连出一个全域化的大景区。
在平安村里面,一路走去,有一幢爬满了绿色藤蔓的砖红色建筑,微风轻扬,枝叶浮动,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美丽乡村,不是一味地翻新,保留老建筑,也是别有一番味道的。”平安村村主任如是说。
利用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闲置校舍等建立文化礼堂,梳理村史,陈列旧时农用物件,开展各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进一步丰富乡民的生活。孝悌榜、学子榜、寿星榜、乡贤榜、村史廊、大舞台……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在这里重建、在这里复苏,新时期的“乡村精神家园”让农民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向善的乡风民俗交融发展,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一夕间,“物的新农村”走向“人的新农村”。
巍山不是孤立的,它是东阳市全力打造以“净、绿、美、富、和”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升级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追求美丽环境、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日俱增,东阳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推进集镇建设,提升集镇品位,打通村镇之间的联系,提高各个村庄绿化率,致力培育打造以进村道路景观林、房前屋后果木林、河道两旁休闲林、村庄环绕护村林、农田小道网格林为主的乡村生态绿化系统;积极倡导庭院绿化美化,创建“美丽庭院”;大力推进“四边三化”,达到森林景观效果;突出精细化、个性化,突出分类指导,巧借山水生态、田园风光、产业特色、人文历史等资源,全力打造精品村、精品线,想方设法保护好有代表性的古宅庭院、山脉溪水、池塘老树等原生态景观,集中打造百个乡愁地标。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乡村已经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被遗忘的地方,如今,它已经主动与外界生出联系,彼此借力,共同发展。
“本来子女不想回来的,但一看到老家建设得这么漂亮,经常带同学回来呢。”老乡自豪地说着。
一村一品,
美丽经济富民增收
“我们最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要充分利用家乡优势资源,创业创新、富民富村,让老百姓坐在自家家门口把钱赚。”
路过山头金村,你会发现这里的村道更为宽阔,楼与楼之间的间距相较较大。而且,村落的四周环绕着绵延高低的枣树林,风一吹,沙沙作响。路上人家门前,摆着大大的竹篾筛子,晒着大颗的枣子,熟透的枣子在阳光的晾晒下已经呈现出绛红色。
据村民介绍,山头金村盛产古代贡枣,前不久还在村委会的组织安排下举办了首届贡枣节,办起了采枣亲子游,周边城镇的人纷纷慕名而来,好不热闹。
秋天到了,黄西塘村也办起了柿子果园采摘游。据了解,这里还盛产杏子、黄桃,乡里的年轻人运用互联网运营手段,拓宽营销渠道,统一品牌推广,办起了“杏子节”“黄桃节”,大大提高了果农们的收入。而村庄后面那成片的毛竹山,挺拔苍翠,“武侠”气息浓郁,颇有电影《卧虎藏龙》场景的几分模样,如今也在与横店影视城进行洽谈,合作开发微电影拍摄基地。
东阳市三贤楼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永旦,是个地道的高大村人,早年一直在安徽、江苏、四川、上海等地奔波,从事古建修复工程,现在他也回到故土,在当地开办了古建园林公司。他说:“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而且,老家有一大批优秀的木雕匠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像他随笔写到的一句话,“抱着梦见你的心睡去,怀着想见你的心醒来。”忐忑的几个月过去了,他心目中的新厂房终于在老家修建好了。几十个能工巧匠在工厂里捯饬着石雕、木雕,每一个步骤都是手工活儿,讲究的都是传统的技艺技术。
对于“美丽乡村”的打造,巍山镇从不操之过急,而是按部就班、按图索骥地走。先是环境革命,让乡村干净、整洁,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再是全域打造,进一步提升环境,做到连片成景;再然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挖掘各村特色,兴业富民,做到美丽经济处处开花。而惠及老百姓的民生,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是巍山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特色。我们尽可能地保留、还原各个乡村原有的面貌,不搞大拆大建,尊重环境的承载力,遵循自然的原始美,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花时间、下功夫,努力挖掘各个地方自身的特色,营造了一个个地域品牌,做到多元化发展,避免千村一面。”东阳市农办工作人员如是说。
如今的巍山镇焕颜重生,以净美之态,重现田园乡土的美好生活。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巍山,为美丽乡村续写上了一段丰厚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