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政治

“水果村”里带头人

——记永嘉县鹤盛镇西炉村党支部书记周益朋

  这段时间是永嘉县鹤盛镇西炉村一年中最美的时候,满山遍野的红柿子,如一个个红灯笼缀在树上……

  与柿子一样红火的,还有西炉村的水果生意:去年,该村水果销售额达850多万元。

  时间追溯到2008年,因为媒体“吃柿子易得结石”的报道,西炉村的柿子滞销了。也正是这一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周益朋,接任西炉村党支部书记一职。初任村支书的周益朋在面对红柿滞销、村民种植积极性骤降、村集体几乎零收入的多重压力之下,毅然决定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借助“党建+”,将山场整合,给村民承包转租,通过党支部帮忙找销路,誓要打响“水果村”品牌。

  柿子滞销,那就要另辟蹊径。周益朋前往台州黄岩引来了品质特别好的东魁杨梅,自己家先嫁接十几亩。“只要成功了,村民们都会跟着种。”周益朋说。

  丰收后,周益朋家的东魁杨梅价格是普通杨梅的好几倍。西炉村的许多村民原本想外出打工,但在周益朋的影响带动下,纷纷留在村里发展种植业,加入了村集体合作社。村里一下子种植了1500多亩东魁杨梅,品质特别好的东魁杨梅最贵时卖到了每斤80元。之后几年,村里又种下了300多亩的枇杷、200多亩的桃树。

  周益朋和支部党员积极带动农户种植果树,不仅无偿为他们提供经营信息、技术服务等,还不辞辛苦,奔赴各地为乡亲们的水果找销售渠道。69岁的村民周吉银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有20多亩的杨梅基地,起先销量不佳,但党支部帮忙找销路之后,就不愁卖不出去,现在每年都有净利润8万元。

  如今,西炉村不仅是远近闻名的“水果村”,也是鹤盛镇的经济强村之一,2015年,村集体收入达50余万元。

  “水果村”的发展脚步并未就此停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周益朋想到了电商销售,并在去年投入15万元建起冷库,可保鲜水果近2万公斤,全村通过电商的销售额达30多万元。


浙江日报 政治 00011 “水果村”里带头人 2016-11-02 2039025 2 2016年11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