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经济周刊

打造“保险模范之城”

保险创新,“甬”立潮头

  早在19世纪中叶,宁波商人签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航海保险合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朱葆三、卢绪章等“宁波帮”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民族保险公司。有着良好行业发展基础,宁波人在保险领域创新发展又一次勇立潮头,保险创新出现了一个个“宁波经验”“宁波模式”“宁波解法”“宁波样本”,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伴随着今年6月17日,宁波申报国家首个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试点方案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宁波的保险改革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打造“保险模范之城”的时机愈发成熟、动力愈发强劲,一幅以市场化手段谋求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的“改革样本”正愈发生动。11月1日,保监会和省政府专门就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召开推进会,为这座保险创新之城再添政策红利。

  台风雨

  引发的保险变革

  宁波靠海,历来是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对宁波来说东南沿海的台风都可能带来强降雨。在一次次抗击台风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社会加强防灾管理,“巨灾险”应运而生。

  “2013年‘菲特’台风带来的巨大损失,让我们下定决心要建立巨灾保险体系,用保险构建应对巨灾的第一道防线。”宁波市金融办主任姚蓓军说。

  2014年11月,宁波市巨灾保险破题试点实施,宁波也成为全国第二个巨灾保险试点地区。当年,由宁波市政府出资3800万元,向保险机构购买3亿元的居民家庭财产损失救助保险和3亿元的居民人身伤亡抚恤保险。

  今年,宁波巨灾保险的保费从3800万元增加至5700万元,保额增加至7亿元,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等风险事件也被纳入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前不久影响我省的第14号台风“莫兰蒂”,造成了宁波近600个村庄(社区)有房屋被淹,因为符合巨灾险理赔标准,台风过后,宁波有3万多户房屋进水的家庭陆续领到了保险公司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赔款。实施近两年的巨灾保险,又一次成为抵御台风的一道民生“屏障”。

  不仅仅是自然灾害中房屋进水可以寻求保险理赔,在宁波,一些老旧城镇房屋的“养老问题”也交给了保险。今年上半年,奉化锦屏街道居敬路存在倾斜值、裂缝值明显变化的4幢和6幢居民楼共60户居民家庭,从中国人保宁波市分公司赔付的城镇住房综合保险的临时安置费用获得39.2万元,这是自2015年6月城镇住房综合保险在宁波落地以来的首笔赔款。

  “和车险不同,保险公司不仅仅负责灾后赔偿,我们还会把服务前置到房屋安全动态监测上,防患于未然,实现保险公司成本控制和政府公共风险管理之间的共赢。”人保财险宁波市分公司总经理毛寄文说,这种“保险+服务”的新模式,正在成为宁波保险业参与社会治理的一大特色,如正在鄞州试点的电梯安全综合保险,保险公司介入到电梯维保服务环节,成为全国首个可实现全程风险管理的电梯安全综合保险产品。

  “以问题为导向,以民生福祉为归依,通过运用保险功能,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一条主轴线。”姚蓓军说,保险在人口减贫、疾病防控、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保险创新深入开展,可以改变政府以往简单直接、大包大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困局,使各级政府切实“减负”,转变职能,轻装上阵。

  促转型

  激发的保险探索

  今年7月22日,因为厂房着火造成冷风机等设备损失,位于鄞州区邱隘镇的鄞州和兴服饰有限公司收到了保险公司的赔款。这是有着“企业巨灾险”之称的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在鄞州试点以来的第一单理赔案件。

  今年4月,鄞州区推出了全国首创的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项目,以增强小微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该险种保险责任涵盖火灾、爆炸、暴雨、洪水、台风、泥石流等16种常见灾害风险。单次事故最高赔偿额可达10万元,年最高赔偿额可达2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保费6000元,首年由当地政府提供补贴80%~90%。在今年“莫兰蒂”台风中,这一创新险种的保障功能首次集中展现,台风过后的4日内,鄞州区74家受灾小微企业获得了总计159.13万元的保险赔款。

  “在金融业态中,保险是功能和作用最综合的产品,不仅有最基础的经济补偿功能,而且保险的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资金融通等功能,可以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宁波保监局局长赵巍说。

  借保险之手解企业之困,可以补足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宁波从7年前就开始了探索之路。为打通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肠梗阻”,2009年9月,宁波推出了全国首创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通过引入保险机构为“三农”、小企业和城乡创业者提供保证保险的方式,使得借款人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以比较合理的成本从银行获得小额贷款。被外界誉为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宁波经验”。试点以来,该保险已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贷款10974笔,提供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金额103亿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保险服务经济的模式也更加新颖。今年10月,宁波保险业与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签署保险协议,推出全国首个政府统一出资的创客风险保障项目——“创客保”。该险种以创客项目失败为保险标的,创业者因投资创业失败,可以一次性获得3个月生活补助,化解创业者的后顾之忧。项目推出首年预计可惠及超过300家创业企业及近千名创业者。

  宁波上下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保险创新不是只为发展保险业,而是以现实问题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与相关产业形成有效互动,通过保险产品创新带动前后产业链资源整合与产业跨界延伸,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保险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保险业的责任担当所在,宁波的实践也证明,在保险业促进实体经济的改革中,实现了两者的共同发展。目前,在宁波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背景下,保险将在服务经济领域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将成为带动宁波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惠民生

  触发的保险创新

  保障民生是保险业的题中之义,在宁波,惠民生是保险业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尤其在聚焦特殊群体致力全面小康方面,更是表现突出。

  宁波在保险创新体系的建设中,也把目光聚焦在民生短板上,让保险成为民生保障的“助手”。

  2015年开始,宁波市计生协会与中国人寿宁波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宁波市范围内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死亡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纳入承保对象范围,针对失独老人的保障服务需求,共同开发的为失独老人提供意外、残疾、重疾、住院津贴和24小时健康咨询的一款综合保险保障项目。2015年,该项目为宁波市2000多位失独老人提供保险保障服务,累计向337人给付疾病保险金和住院津贴。

  今年,为保障居民“老有所养”,针对老年群体的保险保障模式进一步升级,群体覆盖面也进一步增大。今年9月,宁波市镇海区政府在全国率先推出“保险+基金”模式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照护项目,解决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养老过程中面临的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精神赡养缺位难题。该项目由政府首期投入2000余万元财政资金建立基金池,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和基金管理服务,为符合条件的1.8万名独生子女家庭老人提供包含“人身综合保险、老年特殊照护保险、老年日常照护金”的全方位服务。

  不仅让保险机构积极投身到民生保障当中,宁波还探索相互保险、互助保险等新模式。在保险互助领域,宁波还做了很多探索。2011年9月,全国首家农村保险互助社在慈溪龙山镇西门外村挂牌,标志着全国第一家互助性质的农村保险机构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农村互助保险由农民在家门口自己出钱,自己管理,自己服务,以最低的成本,向农民提供经济实用、简便实惠的保险保障。

  “以前政府包揽的社会救助是撒胡椒面似的,工作量大而且还面临公平性问题,而通过保险介入,不但实现了对特殊群体的精准救助,还可以利用保险机制形成社会化的健康、养老管理体系,健全整个养老服务产业链。”姚蓓军说,今后将进一步发挥保险作为民生保障事业“助手”的功能,借保险之手实现弱势群体救助的普惠性和精准性,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多年的实践,宁波把保险机制用好了、用活了,减轻了政府社会治理的压力,使保险成为管理风险的“帮手”、发展经济的“推手”、保障民生的“助手”。保险所提供的,不仅仅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更是一种有效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制度安排,是完善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工具。


浙江日报 经济周刊 00017 保险创新,“甬”立潮头 2016-11-02 浙江日报2016-11-0200008;2035555 2 2016年11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