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林:互联网思维下的反哺情怀
杨 晨 龚望平 陈华栋
备货、备人、备礼,随着“双十一”电商购物狂欢盛宴日趋临近,义乌浪仕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宝林和他的营销团队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模式。
一进门就看到醒目的倒计时,办公室墙上随处可见类似“战斗不息 拼搏不止”等激动人心的标语,就连每层角落里,也设有专门的“军需处”,摆满了方便面、饼干等“战备物资”。
作为国际知名电商城市,据义乌电商办统计,今年义乌已有超过22万网商在备战“双十一”,义乌整条电子商务产业链已经启动。朱宝林的公司在去年“双十一”平均每小时卖出3万个包裹,今年更是在3月份就已开始准备,目前囤货量已达2.4亿元,在期待业绩有所突破的同时,他更希望传统企业能凭借这一波互联网东风,促进精耕细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义乌最早的一批电商人
作为义乌最早的一批电商人,朱宝林的电商之路,却和其他人走得不太一样。
“我1997年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了电信行业,在义乌一家电信公司从事信息化工作,那时义乌刚推出永不落幕的‘小商品网商博览会’,后来又开通了‘中华商埠’电子商务综合平台,直到我2012年辞职创业的时候,义乌整个电子商务体系已十分成熟。因此我能在电商这块有所发展,除了身处义乌占有先发优势外,也要感谢本地几家传统企业为我创造了机会,我一直是为企业代理线上销售。”
朱宝林所指的传统企业,对起步时的他而言,主要是义乌浪莎集团。2007年,他原先所在的公司接到了浪莎集团的订单,为其安装视频会议系统,当时他是公司信息化中心主任,在带领团队同对方商议具体实施细节时,和浪莎集团董事长翁荣金有了接触,没想到会后一番简短的交流,成为了自己日后下海创业的铺垫。
“在电子商务这块,翁总当时还是比较保守的,认为要投入人力、物力去开发线上销售渠道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而我自己这些年一直接触这方面,对其已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就问他敢不敢跟我打个赌,我从他厂里拿一些货到网上去卖,如果卖得快,他以后的线上销售业务可以一直让我来做,他答应了。”
朱宝林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向浪莎拿了3箱棉袜,货值3000元,在淘宝上注册成立网店后,不到3天时间,原先放在家中客厅的棉袜就全部卖完,净赚2000元。首次交易圆满成功后,朱宝林就开始招人,从接单客服到打包再到物流配送,手把手教会新人操作,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电商之路。
而翁荣金也兑现了承诺,同朱宝林签下一纸长约,授权线上代理。在朱宝林的努力下,浪莎集团线上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9年至2011年这3年时间,平均每年线上交易额都达到4亿元以上,后来还平稳渡过了一次行业性大危机,使整个产业链变得更加稳固。而朱宝林本人也由此赚得盆满钵满,双方实现共赢。
为企业品牌保驾护航
这两年,义乌电商产业整体蓬勃发展,以“电商+小商品实体市场”塑造着新的核心竞争力,与世界市场的距离“加速度”缩短,敦煌网、速卖通、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集聚着24万户的电商卖家,将义乌商品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2015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618亿元,比集贸市场总成交额多11.1亿元,线上交易额首次反超实体市场,逐渐享有世界级电商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
但此前也有不少人提出困惑,电商的发展使义乌市场客流量相对减少,而小商品价格低廉、附加值不高的属性,使“义乌造”长期停留在生产的底端,低门槛运作下的义乌市场集聚模式,又被南京、郑州、东莞等城市争相模仿,正面临被分流的境地。
在朱宝林看来,骤降的客流量和飙升的电商交易数字都是表面所能看到的,但看不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义乌商家从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提炼对产品创新的要求,将创新元素及时诉诸产品,更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
“今年4月在义乌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微商大会上,格力电器集团总裁董明珠作为传统制造业创新代表,提出了‘企业的价值在于创造市场,而不是跟随’的观点。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暗示中国制造业将迎来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提速时代,也许随着我目前所代理的几家传统企业自身发展,线上业务这块会逐步减少对我的依赖,但在现阶段,我认为帮助企业平稳过渡,尽己所能助其一臂之力,是我们每个义乌电商人应尽的责任。”
朱宝林还举了个例子,2014年,曾有一家企业在网上推出了一款售价39元的内衣产品,他所服务的一家企业也想瞄准低端消费市场,推出了一款售价相类似的内衣,而其自身这些年的内衣平均售价一直是在60元以上。朱宝林劝客户不要这样做,没有为其主推这款产品,后来线上销量不佳,他们最终选择放弃。
“内衣成本一般都要30多元,价格战打到一定程度最终影响产品质量,从而使企业形象受损。”朱宝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