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环境革命,续写小城故事

—东阳横店镇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启示

  核心提示: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与乡的“纽带”和“黏合剂”,在城乡发展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但也遭遇“成长的烦恼”。

  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特大城市的浙江,一大批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小城故事,如何续写?“十三五”开局之年,浙江再次率先破题——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之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这意味着,在全力打造特色现代化城市和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浙江已瞄准小城镇这块生态环境的短板,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践行“决不把脏乱差带入全面小康”的承诺。

  放眼浙江大地,这场环境革命的乐章,早已悄然谱写。浙北,莫干山下,“美丽城镇”如花绽放;浙西,儒风浸润,“最美客厅”呼之欲出;浙中,匠心雕琢,“影视之都”声名鹊起;浙西南,秀山丽水间,古村耀新辉。

  一堵建了又拆的围墙,一条重见天日的河流,一个凤凰涅槃的镇中村,一方活力迸发的热土……在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大幕拉开之时,本期《美丽乡村》周刊推出《品读小城镇》专题报道,见证和记录那些因环境整治而诞生的“小城故事”。

  这场环境革命,或将开启浙江小城镇的大时代。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东阳横店,注定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无中生有、天马行空、有梦追梦,是流淌在这个浙中小城血液里的天然因子。

  尽管如此,今年秋天,装扮一新的横店,依然惊艳了来客的目光:散落四处的摊贩消失不见了,繁杂的万盛街变身电影主题街区,灰头土脸的农房披上靓丽新衣……就连与之朝夕相伴的原住民,也忍不住感慨道:“横店终于有了‘影视之都、休闲小镇’的感觉了!”

  入夜,年近半百的“横漂”黎敏,都会身着华衣,挺直身板,哼唱着《小城故事》,来到万盛街漫步赏景。红色复古的电话亭,电影主题的城市小品,穿着古装的摊贩,简欧风格的街道立面……这条400米长的步行街,让在此打拼4年余的他,第一次真切地觉得,“生活与梦想如此接近”。

  横店之变,源于去年10月正式实施的城市风貌综合提升行动。东阳市启动这场“美丽行动”的初衷,是要破除“景区内像欧洲,景区外像非洲”的环境之痛。今天,人们愈发意识到,它已为横店的未来打开了一扇明窗。

  “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这是横店之变的终极理想,也是一个浙江小城镇的内在呼唤。

  一堵建了又拆的围墙:

  抉择中,打开新思路

  围墙,曾是横店看似不显眼却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种建筑形态。高高耸立的景区围墙,分隔着荧幕里的光鲜世界,和现实中的平凡小镇;四处可见的马路围墙,阻隔着街角的垃圾堆,和城中村的脏乱差。而从建围墙到拆围墙,让脏乱差透出来、清出去,折射出小镇发展的理念之变。

  行遍浙江,阅镇无数,像横店这般多围墙的小镇,恐怕不多。

  不过,这个国庆节后,当记者再次来到横店时,当地的镇干部却说,已拆掉很多马路围墙,“要把脏乱差透出来、清出去”。

  某种程度上,围墙,是横店人的骄傲。30多年来,横店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在横店集团的引领下,从纺织重镇,到“中国磁都”,再到“影视之都”,一路恣意生长。如今,1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28处风格迥异的影视拍摄基地(景区)。不同风格和色调的围墙,圈起不同的景区,为小镇孕育着影视文化产业和休闲旅游业。

  这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形态,还被广泛应用到了小镇的城市管理。当地一位老乡镇告诉记者,遇到拆不掉的老房子、清不掉的垃圾堆、赤膊墙的农居房,干脆就用围墙挡起来,“毕竟是旅游小镇,脸面要紧”。

  然而,脏乱差,终究是藏不住的。2015年7月,著名导演尔冬升执导的《我是路人甲》在全国各地上映。这部就地取材的电影,呈现的就是“横漂”的追梦故事。电影画面中,多次出现景区外横店的真实风貌。从电影里看自己,横店人突然意识到,人们在这片创业的热土上掘金,却生活在一座垃圾的围城中。

  黎敏,3万“横漂”中的一员。在他的记忆里,最繁华的万盛街,破旧、无序且脏乱,雨天更是无处下脚;村民和“横漂”居住的小区,下水管道陈旧,马路市场肆虐,污水四处横流;一到周末,全镇交通拥堵,游客和居民怨声载道。

  生态环境失衡的背后,横店经济的发展,也开始遭遇桎梏。“去年,全镇迎来游客15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但有多少游客走出景区,还会在小镇留下来?”横店集团董事兼副总裁厉宝平说。

  如今回望,彼时的横店,便是中国小城镇发展的一个缩影: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不同步,社会治理与城市发展有差距,无法顺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没有好的环境,今后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我们要借综合提升城市风貌之机,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短板,理顺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横店这座小城更好生长。”东阳市委书记黄敏说。

  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小镇几十年来的沉疴陋习,谈何容易?整治之初,当地人再次想到了围墙。

  影视大道与华夏大道交叉处,是通往横店各大景区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个十字路口的两路两侧,原本都是荒废的田地,杂乱的堆土。因为范围太大,整治无处下手,大家想,干脆用围墙圈起来、遮挡住。于是,去年冬天,路口的北侧,又生出一段长五六百米的围墙。

  不过,待到春暖花开之时,人们再去看这段围墙,却总觉得怪怪的。“通过综合整治,横店的马路街面,变得干净整洁;立面刷新后,农居房也很有味道;清理掉垃圾堆,做成小公园。原来,横店处处都能变成风景。”横店镇党委书记俞佩芬说。

  反思后,小镇史无前例地开启了一段拆围墙的新历程。10月11日,东阳市横店规划人防处负责人任智生,自豪地带着我们去看拆掉的围墙。

  来到影视大道的路口,只见北侧的围墙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方纵深达30余米的路边绿地,绿树野花相映成趣,一派清新的城市田园风光。都督南街的一段百米老围墙,与横店相伴已有十余年。围墙圈起的,是毛里塘村的一块废弃地。拆掉围墙,任智生巧妙设计,使之变身口袋公园……突然间,横店变大了,生出更多公共空间。

  一道道围墙,仿佛这座小镇的心门。在建了又拆的抉择中,小镇的心门已然敞开,那里面,是对居民的包容,是对生活的理解,更是满满的自信。

  一条重见天日的河流:

  景区外,也可见风景

  山不奇,水不长,横店本无风景。或因如此,这方曾贫瘠的土地,才能任由能人天马行空,在山坡建景区,在河边办工厂,直到今天,成就一个以影视文化休闲产业为依托的中国特色小镇。可是,一条重见天日的村河,却让人们突然意识到,景区外的横店,亦可有风景。

  夜宿横店宾馆,床头的一本杂志里,叙述着小城的辉煌。

  横店,顾名思义,是横在路旁的简陋店面。这里古时只不过是东阳境内的一个驿站。一条驿道,加一座八面山、一条南江,就是横店仅有的家底。过去,横店的山是不起眼的山,难通外界;水是不起眼的水,常发水患。这里的山与水,时隔40年后,却成为闻名世界的影视王国,其旅游产业亦由此发端。

  今天的横店,28处大小景区,总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占镇域面积的1/4。高高的景区围墙内,盛装着穿越千年、变幻时空的绮丽风光。一直以来,横店的风光都藏在这些景区内。出了景区后,便少有人停驻目光。

  石水吉自然村,是横店26公里长旅游专线上一个平凡无奇的小村庄。整治时,镇里的工作人员意外发现,就在道路和村庄间的水泥盖板下,流淌着一条无名小河。原来,早在数十年前,沿路居民和商户为方便车辆进出与停泊,便在河道上搭建水泥板,一条河流就此隐没。

  这条不过两三百米长的小河,却让设计单位眼前一亮,关于休闲漫步街的构想,顿时跃然纸上。要让小河重见天日,意味着要掀掉盖板,改变沿街居民的出行方式。“这条小河再普通不过,有什么好折腾的?”起初,居民们十分不解。

  而今,沿着整治一新的旅游专线,来到石水吉的步行街上,只见河水叮咚穿越,小桥勾连路村,原本的私家庭院,放着休闲桌椅,摆满绿植盆栽,让人有坐下来喝杯咖啡的冲动。就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石水吉,成了横店景区外的一个休闲旅游点。

  尚伦庄,曾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古村落,也因这场环境革命,发出夺目光彩。在通往圆明新园的横黄线旁,这个单一陈姓、只有110户人家的古村,在三株参天古樟的庇佑下,已静静度过500多年时光。不远处的山丘上,已长出气势磅礴的圆明新园,这里依然波澜不惊。

  去冬今春,在“90后”联村干部李峰的牵线下,小村迎来10余位美术老师。大家惊叹于这里的古韵,也用创意来改变村庄。短短数月,尚伦庄已然蜕变成一个古风新意的美丽乡村,还进入了乡村投资客的视线。

  东阳人黄晨昊投资700万元,把村口的一处闲置空地,改造成亲子乐园,并在不远处的坡地上,建起一家高档民宿。就连横店集团也被其风姿所吸引,首次想在景区之外,打造一个休闲度假基地。

  位于繁华镇区、毗邻度假村的雅堂小区,迎来了花样年华。这个聚居着2000多位“横漂”的镇中村,刚完成管线上改下、立面整治和道路整修。村党支部书记金新伦兴奋地告诉我们,雅堂正在注册“横漂村”,“接下来,加紧产业植入,承接和发展影视文化配套服务业,打造‘横漂’生活创业的天堂”。

  一条平凡小河,仿佛这座小镇的底色。在重见天日的努力中,原本黯淡无光的底色,已变得五彩斑斓。横店的发展,亦可跳出景区,迈向全域。

  一段华丽变身的老街:

  有灵魂,才会有故事

  万盛街不长,却盛装着横店的前世今生。多少无中生有的小城故事,在这里酝酿、发酵和诞生。从野草丛生的小路,到车水马龙的商业老街,再到今天的“万盛映像”电影主题街区,天马行空的横店本色,在这场环境革命中得以延续和发挥,也让这座小城的未来清晰可见。

  每当夜幕降临,400米长的万盛步行街,就会变得热闹非凡。

  而几乎每位来客,都会被《小城故事》《花样年华》《黄金时代》三组城市小品所吸引。戴着眼镜、稚气未脱的刘煜之,就是它们的创造者。在这条街上,这个“90后”把横店人的天马行空,运用到了极致。

  1992年生的刘煜之,是横店镇“青年突击队”的一员。环境整治中,万盛老街改为步行街的任务,落到了这个年轻小伙的身上。商户调研、老街寻访、改造构思中,一个问题始终相伴:我们为何要改造这条街?

  疑问的背后,亦关乎今天中国小城镇发展的一个痛点:千镇一面。

  “既然横店是‘影视之都’,而影视本来就充满想象和创意,为何不把这种特质,运用到城市风貌改造之中呢?”刘煜之说,这种开放式的思考,让横店的这场环境革命,找到了明确而自信的路径。

  驱车行驶在横店,沿着26公里的旅游专线向前,不必进景区,也仿佛在穿越。

  路过良渡村,《大圣归来》的3D巨幅墙绘,七彩绚丽的民居,让人置身梦幻世界,小城用色彩语言告诉我们,景区“梦幻谷”到了;酒旗飞扬,“顾家庄”饭店、“聚义厅”酒楼、“宋江”养生……路过“水浒一条街”的杨店村,意味着“清明上河图”景区已在眼前。

  而充满影视元素的标识系统,让游客刚入横店,就能感受到“影视之都”的独特魅力。突然间,横店仿佛被注入灵魂,每条马路、每栋民居、每盏路灯,都会和游客交流了。

  万盛街的幻化还未停止,更多创意的设计,等着刘煜之一步步去实践。让他欣喜的是,因为这条街,他看到了一个群体的改变。

  10月8日晚,休假归来的“横漂”们,在万盛街的小广场上,奉献了一台精彩的公益联欢晚会。真诚开朗的黎敏,上台表演了他擅长的口吞宝剑、魔术和变脸。“横店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我们就应该奉献自己的才艺,让大家过得更快乐。”黎敏说,他很喜欢这样的小城生活。

  为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横店交警中队还建起智能交通指挥中心,让数字化充分运用到小镇日常管理。“这场‘环境革命’,对横店的影响和意义,是无法估量的。”亲历这场蝶变的东阳市常务副市长李宝春感慨地说。

  一段繁华老街,仿佛这座小镇的灵魂。在承古扬今的改造下,小镇的灵魂已被唤醒,重现勃勃生机。而今天的横店,已有足够的资本,去续写自己的小城故事。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环境革命,续写小城故事 2016-10-18 1978519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