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大美浙江 归雁之美

滨江:执着的工匠 精彩的腾飞

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开启“三次创业”

最美跑道

  滨江:执着的工匠 精彩的腾飞

  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开启“三次创业”

以情怀之力,让一张蓝图坚持到底

  今年上半年,“2015年浙江省县(市、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和创新力30强”出炉。三张榜单,高新区(滨江)均独占鳌头,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这与滨江区坚定不移发展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传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以“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发展新动力成效显现。

  1996年,由当时萧山市3个比较边远的乡镇组建滨江区,并定位为科技新城。2002年,为破解滨江区缺乏产业支撑与发展实力,同时解决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缺少发展空间的问题,两区合二为一。合并后,到底是按照什么模式发展曾引起激烈争论,最后形成共识:按照高新区模式发展,即小政府机构、大市场服务,坚持实施产业引领、创新驱动等战略。

  近20年来,区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提倡创新发展的战略基调一直没有变。滨江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搞换届换人换思路的老套路”的做法, 在今天收获了丰盛的硕果。

  十年磨一剑。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等1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为核心载体,围绕自主创新、网络安全和中国智造,形成了一条近千亿元级的信息产业链——如繁星密布,共同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融合互补的产业集群。

  今天的滨江实力,很多方面都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势。电子商务、智慧互联、智慧物联、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互联网+”的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数字视频监控、宽带接入设备、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软件产业、动漫游戏的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

  时间累积成就,用“工匠精神”培育企业不断成长,累计培育上市企业36家,“新三版”挂牌企业73家,引领和带动了杭州乃至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特别是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在浙江省起到了龙头、领跑和示范作用。在科技部最新公布的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六位,稳居第一方阵。

  “我们的梦想,是推动高新区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高度融合,集聚智慧产业、普及智慧应用,实现从‘天堂硅谷’向‘智慧e谷’跨越。”高新区(滨江)相关负责人说。

  今天,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民生优先”四大战略,滨江继续发挥着在全省全市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如果是两区合并前是滨江的“一次创业”,两次合并后是“二次创业”,那么迈向“十三五”的滨江已然开启“三次创业”。物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智慧新天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奥体博览城五大平台蓄势待发;生物医药科技、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风生水起。

  滨江有属于自己的“择优理论”,使得新的理念、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总能在这里率先落地,率先孵化、培育、布局。就像过去的10几年一样,滨江一如既往看准“未来”,投资“梦想”,前瞻性选定属于自己远航的“新蓝海”,始终不渝向前奔跑,也许下一个10年,一个个“类阿里”“类海康”“类大华”又将在这片创业创新的沃土之上,星光熠熠。

厚积薄发,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近日,新华社在官方客户端头条撰文《样本丨中国“天堂硅谷”的发展路线图》,文章指出:杭州滨江的发展模式有望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代样本。

  9月,杭州不仅用秀美风景征服世人,也以创新型经济发展成就呈现别样精彩,引来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嘉宾和国外媒体连声惊叹。

  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视频安防企业海康威视,全球企业级网络(交换机、路由器)市场份额第二的新华三……这些享誉全球的创新型企业都出自杭州市滨江区。

  10多年来,这里以不到浙江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了全省十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在全国软件企业百强榜占据8席,被人们誉为“天堂硅谷”。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两个经济增长新引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发展、不离不弃的结果。该区有关负责人说,首先,在要人才还是要GDP与税收的选择中,滨江区把人才作为第一要素与资源予以高度关注,重点引进和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科学家和创业领军人才。

  这个杭州最具实力的国字号高新区,同样对人才无比渴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此前对“人才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过一次辩证的论调,“我们有三句话一直不断在强化,第一句话是,人口要控制,不是越多越好;第二句话是,人才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第三句话是,要把人才搞得多多的,把技术搞得棒棒的。”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众所周知,有着“5050计划”助力的高新区(滨江),人才“越搞越多”——在过去5年间引进“国千”专家59人、“国万”专家3人、“省千”专家111人……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王健、华桂潮等人先后来到滨江,成为“5050计划”中最早被吸纳的高端人才创业者,两人先后创办的聚光科技以及英飞特电子,多年来一直被视为高新区(滨江)“高”与“新”技术转型升级的典范,并在如今以当年上万倍数基数发展壮大。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超过2万的新毕业大学生,背着双肩包,来到高新区(滨江)的写字楼、众创空间、孵化器,用智慧为社会创造价值与财富。他们也是滨江创新活力的不竭源泉。

  政府扶持就是择优产业。

  对于选准的企业、产业,这里的政府与企业敢于投入。在杭州高新区(滨江)有这么一句话“有投入不一定有创新,没有投入一定没有创新”。念好人才这本经,走好科技这步棋,最后才能走出产业这条路。

  自各地招商引资进入白热化竞争以来,地方政府就面临重优惠政策还是重创新环境建设的抉择。滨江区选择了后者,不在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上展开恶性竞争,而是创建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尤其是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探索与总结的新模式、新业态,该区通过制定和出台一系列制度、政策鼓励试错,宽容失败。从一个新兴行业,做成行业标准,并在全球具备话语权,这似乎成为高新区(滨江)多年产业发展的一个路径。这些持之以恒的努力造就了今天的滨江区。

  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从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品牌塑造的创新链条,营造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基础、基于行业生态的创新创业体系,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之一,走出一条高端要素集聚、生态更趋成熟的创新发展之路。在这里,更多的梦想正被创新撬动,这条逐梦之路,也是一条基于知识创造、技术转移创新、科技企业培育和成长,以及产业发展壮大的内涵增长之路。

产城融合,造就“此心安处是吾乡”

  宜居宜业,是身居城市的居住者发自内心的渴盼。而建好一座城,犹如走好一盘棋,需要在众多路径中,寻找到一条最为合适、便捷的路径。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滨江的创业氛围,因为在这里,他们的梦想一次次被肯定、被呵护;他们也喜欢滨江这座新城,因为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让他们对这块热土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清晰看到、并且感受到,滨江日新月异之变化。今年高新区(滨江)最耀眼的工程,系年初春节期间开始试灯的奥体博览中心主体育场,这个九色“莲花碗”,给人惊喜,甚至作为新年祝福的底图。惊艳杭州的“樱花大道”,早在3月时候,已经刷爆朋友圈。而在这个秋天,滨江借峰会之势,干滨江必干之事,通过5个“扮靓”69个项目全面提升滨江的整体环境,让远道而来的嘉宾和滨江的老百姓感受到了杭州最美秋天在滨江的展现。

  民生福祉为先。一个更好的滨江,正在走来——无论是上半年度GDP增速,或是财政入库收入,高新区(滨江)都以极快增速继续奔跑,而这些数据对应到现实,最终被转化为改变公众生活的源泉和动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社会发展之基石。就在今年,丹枫实验小学和官河锦庭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再加上此前新开办的闻涛中学、杭二中白马湖学校等,这块地域面积90余平方公里的滨江,小学以及初中已经超过20所——在新的试点政策“外来人口子女积分入学制度”下,“让小孩子有书读、读好书”不再是一句口号。

  和大众创业相媲美,一大波惠及民生的商业综合体正在来的路上——星耀城、星光大道二期、龙湖天街、宝龙城……各类大型商业综合体正沿着江南大道自东向西一字排开,并将陆续开业迎客。

  民生事业持续发展,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为丰富文体生活,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新建5个社区文化活动场;提高特殊人群保障水平,2500名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为创建“智慧滨江”,完成6个“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星光大道周边实现智慧停车……

  这座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活力之城、创新之城、魅力之城,发展态势欣欣向荣。或许,吸引公众的不只是林立的城市高楼,宽阔的城市道路和美丽的城市风景线,更是滨江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创业初心。


浙江日报 大美浙江 归雁之美 00027 滨江:执着的工匠 精彩的腾飞 2016-10-17 浙江日报2016-10-1700007;浙江日报2016-10-1700011;浙江日报2016-10-1700016;浙江日报2016-10-1700024;浙江日报2016-10-1700022 2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