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的致富“新长征”
——记者寻访四川巴中
本报记者 李攀
“三二年,腊月天,徐向前领兵进巴山,一仗打到得胜山,受苦人民心欢喜,江口红了半边天。”这是一首在大巴山广泛传唱的红军歌谣。
在那个民生凋敝的年代,红军入川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给巴山蜀水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红军是劳苦人民的军队,跟着共产党有幸福日子过,从那时起成为巴中人民的共同信仰。
如今,在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四川巴中,31.83万名群众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传承长征精神,迈出新征程,誓要打赢一场脱贫攻坚战。
传承长征精神
迈上致富征程
这两天,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村民杜怀德正抓紧装修新房,今年底前,他要在村里开出第一家农家乐。
53岁的杜怀德是革命后代。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当地掀起了参加红军热潮,杜怀德的叔爷爷自愿参军,家人见他年纪小,加上家中缺劳力,起初不同意。然而,他趁着家人熟睡的时候,偷偷溜下床,赤着脚跑出家门,连夜上县城找红军去了,并随部队走完长征,后来成为一名南下干部。
叔爷爷返乡时,告诉杜怀德,跟着共产党,跟着红军闹革命,才是劳苦大众唯一的出路。
这些年,杜怀德在外务工,妻子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儿子还顺利考上了研究生。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不想一场大病,让这一家成了贫困户。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村里引进的沐生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他家的6亩地,并入规模化种植园,成片种植清脆李和油牡丹。闲置的土地“变现”了不说,杜怀德还能到种植园打工。现在,他用打工收入和政府补贴盖起了新房。
当了15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东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借着扶贫好政策,着力发展规模化种植、订单农业和乡村观光体验旅游产业,“我们是革命老区,更要继承伟大的长征精神,致富路上,决不让一个老区人掉队。”
推进异地搬迁
旧貌正换新颜
与延安、井冈山等大名鼎鼎的革命圣地相比,位于巴中市的小城平昌显得默默无闻,但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却同样光彩熠熠:这片红色沃土孕育了红军重要领导人刘伯坚等多位革命先烈。
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村民杨志甫小时候就从父母口中听过刘伯坚将军的故事。红军长征后,刘伯坚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在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壮烈牺牲。
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因素,枫香村在发展中落后了,年轻人陆续外出务工,但杨志甫心中一直有个信念:总有一天,家乡的面貌会得到根本改变。
上世纪80年代,杨志甫建起150平方米土坯房,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下定决心要住上干净整洁的砖房,而这也是众多老区人民共同的心愿。
巴中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努力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去年底,施工机械开进枫香村,画线、挖地基、砌墙、粉刷……如今,一座座漂亮的四合院建成,乡村道路延伸到每家每户门口,卫生站、健身广场、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杨志甫终于实现砖房梦。
眼下,巴中开工建设1.2万余套房屋,建成8670户,到今年底,将有3.86万人住进新房。
浙江大力支援
脱贫有了“起火粮”
31.83万人脱贫,对于巴中老区来说,是新时代的又一次长征。
此行赴川寻访,我们惊喜地发现了来自浙江的“外援”,他们带来了老区脱贫必不可少的“起火粮”。
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坐落于此,森森墓碑守望着大巴山。山中,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里瓜果飘香。
6年前,来自浙江上虞的李兴标看中通江良好的自然环境,创办了巴中川巴林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巴山红猕猴桃种苗研发与培育、猕猴桃鲜果销售等。
李兴标还通过举办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班,让村民真正掌握种植和管理技术。同时,又在王坪村修建加工厂房和冷库,为参加合作社的村民们解了后顾之忧。
近年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按照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栽植技术、统一防病治虫、统一订单销售的模式,在12个乡镇带动3000余户农户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发展猕猴桃种植面积达一万余亩。
截至目前,李兴标帮助1000余户贫困户种上了猕猴桃,3000余户农民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