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拥抱素质教育

  现实生活中,但凡家有升学考生的父母,恐怕没几个不为孩子考试成绩而焦虑纠结的,孩子自己就更不用说了。

  最近,教育部终于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剑指中考唯分数论,探索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段招生录取模式,这定会给孩子们松松绑,拓展成长空间,也让天下父母们稳稳神、缓口气。

  教育本来是塑造灵魂、滋养精神、传授知能、健全品格的全面育人工程,但基于我国历史上遗传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文化基因,唯分数论久破不解,社会评价学校和学校评价学生主要依据考试成绩。学校被社会推着走,教学紧紧围绕升学转,考什么教什么,计多少分上多少课。好多孩子在小学和初中段就因成绩不佳而饱受冷眼,甚或被视作问题孩子,自尊自信自强心大受伤害,一些孩子很小就产生畏学厌学情绪,严重者导致了学习心理障碍,乃至精神疾患。更可怕的是,近些年来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急速向低龄段孩子侵蚀,即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社会心理泛滥,有的家庭不惜花大钱强制孩子上几十个培训班,弄得孩子和家长都苦不堪言,甚至痛不欲生。

  其实,社会是多样性存在。从人力资源配置角度看,一方面,社会有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才需求,既要有人去搞导弹,也要有人去卖茶叶蛋,这本质上是遵循合作剩余原理的社会分工;另一方面,人各不等,老百姓说成“一娘生九等,九等各不同”,不同人禀赋不同,擅长各异,人力资源供给本身就是多样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需均衡。

  一定要拿分数这把尺子去量所有人,肯定得不出大数据的正确结论,肯定会量出许多问题,要么赶鸭子上架,要么把黄金当稻草,埋没、浪费大量宝贵的人力资源。

  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八一学校时强调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因此,全社会都有责任关注基础教育,推动改革发展。

  树立正确人才观念。人才外延极其宽泛,凡身怀一技对社会有用之人都是人才,而远非上大学就成人才,进职校学技术就非人才。人社部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达400余万人。在杭州,企业出月薪7000元都招不到合适技术工。不论从哪方面讲,与其将孩子往死里压进普高考大学,倒不如实实在在学门专业技术。只有全社会树立这样的人才观念,才能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真正的现代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总目标,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著名思想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一种真正的现代教育”是:“应该努力帮助儿童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从而使他们能解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这个变化着的世界的各种问题”,使“一切美好的东西体现在人的身上……个人获得自由发展”。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未来“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其实,在学校里死记硬背那点东西,考得好成绩,在知识爆炸的当下是没多大用场的。现代教育的灵魂在于养育人性、涵蕴精神、锻造能力,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确立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尽释美好的重要条件。这次中考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公平正义地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说穿了,一张卷唯分数也有因社会公平正义不尽理想而不得不为之的苦衷。故而须全社会合力维护公平正义,保证改革顺利实施,这将是我国基础教育真正迈上素质教育大道的重要拐点。

  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成长得更好,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拥抱素质教育 2016-10-10 1961707 2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