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政治

宁海银发讲师团
进村入户送党课

  本报讯 (记者 应磊 通讯员 蒋攀 陈云松 郭遐曦) 对于很多老干部来说,尽管离退休了,但依然充满工作热情。在宁海县桑洲镇,有一个成立28年的“银发讲师团”,成员们踏遍桑洲角角落落。“但凡有党员的地方,不管哪里,我们都要把党课送过去,把党的声音传遍高山田野。”83岁的讲师团团长章思滚说。

  “铁打的团队,流水的讲师”,每过几年,“银发讲师团”就有成员因年龄太大而退出,由新退休的热心干部接替,成员至今换了好几茬。老干部工作经验丰富,了解民情地况,把他们的作用发挥起来,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宁海县启动以来,“银发讲师团”把一堂堂党课送到桑洲镇的党员家门口。

  章思滚是“银发讲师团”的第五任团长。他介绍,“28年前,桑洲镇的几位退休老同志凑在一起,琢磨着退休后想干点什么事。在桑洲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老同志们成立了‘银发讲师团’,进村入社宣讲党的最新政策。”

  28年来,“银发讲师团”选拔成员保持着5条硬杠杠:政治理论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基层工作阅历丰富,身体条件比较好,自愿自觉甘于奉献。

  为了讲好党课,传递党的声音,“银发讲师团”成员们每天认真阅读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报纸,自掏腰包订购了《求是》等20多种权威刊物,认真做好宣讲教案,光教案就已有满满3大箱子。

  89岁的夏方顶有60多年党龄,他告诉记者,为了讲好党课,贴近基层党员实际情况,团员们保持着一项习惯:每月团内要召开一次例会,集中学习有关文件,总结部署上月宣讲工作,翻阅报纸、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情况,还定期下村调查研究,掌握群众最关注的内容。

  开讲前,讲师团成员先会给镇里的干部们“试讲”,让镇里帮忙找找不足,直到大家满意,他们才到村、社区去宣讲。

  桑洲镇是一个山区镇,地形复杂,村子之间距离远。今年以来,“银发讲师团”挨个走遍了桑洲镇23个村社,跋山涉水,把“两学一做”系列党课送到基层党员家门口。

  团结村离桑洲镇中心十多公里,骑电动车翻山越岭近半小时才能抵达。这几天,夏方顶就在这个村里讲党课。在团结村的长廊内,夏方顶与21名党员坐在一起,讲了一堂题为《如何依照党章党规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党课,夏方顶从生动的历史典故讲起,引出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话题。

  山区村里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不一样。“银发讲师团”自编自创“两学一做”诗歌、快板,用灵活的形式宣讲党课。

  夏方顶告诉记者,他们授课的原则是“两个不”——不念准备好的稿子,不讲“一二三四条”,通过谈身边冷暖事,聊家事、国事、天下事,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其中。


浙江日报 政治 00011 宁海银发讲师团
进村入户送党课
2016-10-09 1914477 2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