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专版

天蓝 水清 电优

——浙江地方电厂的节能环保实践及新能源的发展

  天蓝 水清 电优

  ——浙江地方电厂的节能环保实践及新能源的发展

  黄丽丽 李 黎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共筑“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浙江,是浙江电力人的共同梦想。

  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地方电厂勇担责任、干在实处,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保障热力和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对生态的破坏和影响降到最低。

  在燃煤热电的传统领域,以新嘉爱斯、新中港、富春环保等为代表的地方电厂积极践行节能减排,在烟气排放达标的前提下,率先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使之达到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标准,走在全国前列。

  在新能源领域,围绕浙江建立清洁能源示范省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以浙能风电、同景江山“农光互补”、杭州林东潮流能发电等为代表的企业和项目不断探索新能源利用的新模式,新能源装机容量保持快速增长,浙江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全省电力人的共同努力下,以煤炭清洁利用为主体,核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互相协调发展的新电源体系正在形成,“天蓝、水清、电优”的理想正逐步照进现实。

节能减排,传统电厂转型升级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大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中之重。

  浙江地方电厂积极践行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厂内环境到设备更新,从运行管理到清洁生产,从技改投入到项目拓展,全面完成从“传统发电厂”到“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转身。

  位于绍兴嵊州的新中港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热电企业,连续7年供电煤耗保持在157克/千瓦时左右。据权威部门监测,全国热电企业平均供电煤耗318克/千瓦时。也就是说,发一度电,“新中港”差不多只耗全国同行一半的煤。

  这样接近极限值的燃煤效率是如何达到的呢?

  新中港热电的负责人谢百军告诉我们,这得益于新中港热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持续投入,仅“十二五”期间,便在节能减排方面投入了3亿多元。为了从源头上“节能”,2012年投产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以及超高压参数的反动式背压机组,锅炉热效率达到91%,汽轮机内效率高达98%,供电煤耗骤降。

  2016年2月,新中港完成了全部机组的清洁排放改造。创新了实现超低排放新型模式即“CFB锅炉炉内脱硫+SNCR脱硝+半干法脱硫+袋式除尘+加湿式电除尘脱硫除尘”,这种成本相对较低、容易推广的超低排放新模式,被浙江省经信委列为浙江超低排放的3种技术路径之一在全省推广。

  “在浙江,煤炭代表着‘高污染’的传统印象正在发生变化。通过脱硫、脱硝和除尘的环保处理,以及清洁技术改造、电力科技创新等,煤炭的清洁利用还有很大空间。”浙江省电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主开发创新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大力推进技术更新改造,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有效降低各类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位于嘉兴的新嘉爱斯是浙江物产集团控股的环保型公用热电联产企业,坚持创新引领,创建了省级企业研究院,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实施,着力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2010年,创新集成了一套污泥处理处置新工艺,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日处理2500吨的污泥干化生产线以及污泥协同焚烧综合利用项目,为我国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稳定化”处理处置提供了借鉴。《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起,投资近2亿元对现有5台锅炉全面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清洁生产水平上新台阶。

  2015年9月,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农业废弃物(秸秆)焚烧综合利用发电供汽项目建成投产,成为新嘉爱斯节能降耗的又一实践。

  “通过我们公司的生物质秸秆焚烧综合利用项目,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燃料可以发电、供气,而烟气则按照天然气排放标准进行排放。”新嘉爱斯总经理计荣林表示。

  项目运营后可年消耗生物质燃料20万吨左右,替代节约标准煤约10万吨,对于解决农作物秸秆出路问题、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类似新嘉爱斯这样的创新型发电企业还有很多。在风光旖旎的富春江畔,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保护环境、美丽浙江的使命。

  “十二五”期间,富春环保围绕“固废处置+节能环保”发展主轴深耕固废处置产业,投资超6亿元的资金建设并整合污泥干化以及焚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无论在工艺技术领域还是处置能力规模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污泥的日处置能力达近6000吨(含水率80%)。同时,还对垃圾焚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垃圾的日处置能力也提升至1000吨。

  通过对污泥、垃圾等固废进行有效的处置,可以将其含有的热值回收利用并充分转化为热能与电能,达到固废再生循环、能源节约的目的。

  与此同时,富春环保还通过并购重组以及资源整合,一方面助推各园区内“高能耗、低效率”小锅炉关停,避免因重复建设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实现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的能源,提高产业生产水平以及竞争能力,促进园区的循环化发展。

  “富春环保坚持‘拓展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以‘固废处置+节能环保’为发展主轴,通过异地复制的方式继续推广整合环保项目,最终将企业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固废处置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富春环保负责人表示。

  “十二五”期间,富春环保的供热能力提升3倍,四大产业基地累计集中供热4000万吨,为园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创新驱动,

新能源项目提质增效

  2016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可再生能源调峰机组优先发电试行办法》,以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等现象。

  浙江一直寻求“结构优化、当前供应与未来发展、清洁低碳发展”3个关系的协调统一,率先领跑“激水、追风、逐光”的新征程。

  走进位于温州洞头本岛西南角白迭澳和火石山一带的风电场,蓝天之下、青山之上,一排排旋转不停的风车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是总装机容量13.5MW的风力发电机组,也是浙能集团实施大能源战略的首个风电项目。按火力发电标准煤耗350g/kWh计算,浙能洞头风电场每年可为国家节省标煤5975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391吨、二氧化硫约104吨、二氧化氮约41吨,节约淡水5万立方米,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和温排水,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洞头风电场的建设是调整地方能源结构、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还为洞头区的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景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浙能可再生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朱永健表示,浙能目前既主动谋求风光资源富集、外送通道明细的地区开发风光项目,又研究探索分布式、多能互补等能源集成供应模式,在“激水、追风、逐光”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下,新能源发电越来越成为今后的大势所趋。2014年9月10日,同景新能源集团自持自建的江山凤林30MWp农(林)光互补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项目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凤林镇株树村,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30MWp,年发电量达3600万度以上,是浙江省首个大型农(林)光互补地面发电项目。项目应用同景自主研发的联动光伏跟踪系统,可实现光伏组件实时跟踪,让光伏组件时刻处于最佳受光角度,发电量提升20%以上。同景跟踪系统在提升发电量的同时,保留支架系统对土地结构的保护及提升板下土地利用率的功能,不破坏土地,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跟踪系统支架结构让组件排布受风面积小,提高支架系统的整体抗风能力,更便于日常维护,降低建设成本。

  经过几年的发展,凭借特有“板上高效发电,板下农、林业种植,畜牧、渔业养殖”的同景模式,独秀太阳能领域,截至目前,同景新能源建设持有多个农林光、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自建及EPC光伏电站工程项目十余个,总装机容量超过1GWp,斜单轴及双轴光伏电站的安装规模全球领先。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正直接或者间接享受到新能源发电带来的便利。企业也加快将新能源战略转化应用到生产生活。

  在位于嘉兴秀洲光伏小镇的北科建嘉兴创新园,屋顶整齐排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秀洲国家高新区内首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据介绍,这一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为10万千瓦时。如今在光伏小镇,除原有的分布式光伏应用外,还能看到风光储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光伏公交车站等新应用。

  同样传来好消息的还有2016年8月15日,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岱山县的世界首台3.4兆瓦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首套1兆瓦发电机组正式加载发电。

  据介绍,这台以“科学家·侨联号”命名的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装机功率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拥有46项核心技术专利,这是我国海洋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根据LHD团队目前研发的技术路径,未来单台装机达到15至20兆瓦最为经济。届时发电成本将大幅下降,具有重大的清洁能源竞争优势。”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LHD团队所研发的大功率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可以促进海洋装备制造行业大发展,据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数据显示,仅浙江舟山海域潮流能装机容量就可达7000兆瓦,投资可达1000亿元以上。同时可为我国东海、南海岛屿就地解决电力供应难题,预计成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的重大项目之一。

  “十三五”期间,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合理安排清洁能源发电与传统燃煤发电的组合优化,实现横向多能源互补优化,是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

  新能源发电规模的日益扩大,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它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起,都是实现能源结构互补优化、共筑“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两美浙江的有力实践。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4 天蓝 水清 电优 2016-09-27 浙江日报2016-09-2700006;浙江日报2016-09-2700010;浙江日报2016-09-2700011;浙江日报2016-09-2700007 2 2016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