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让电话那头从此天下无贼

  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振奋人心。相信此次行动能促成全国性打击此类犯罪的警力、技术等协调机制加快建立,促成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加速完善。

让电话那头从此天下无贼

王玉宝

  上周五,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甫一发布,即引发全社会强烈关注,给公众带来极大振奋,更给那些身陷电信网络诈骗陷阱的受害者,带去正义实现的希望。

  9月23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提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限期主动投案、电信公司电话实名、ATM机转账24小时后到账等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举措。这意味着,在8月中下旬全国连续发生多起诈骗大学生学费致死事件之后,人们终于迎来了一场大规模、全国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集中“围剿”。

  有理由期待,一个个悲剧个案能促成完善一项法规、改变一个行业生态、改善一个普遍性社会境况。曾经的孙志刚事件,促成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而魏则西事件引发的互联网广告规范管理还在延续。那么,此次,经历了诸多“徐玉玉”们的悲剧之后,社会理应对痛恨已久、流毒深远的电信网络诈骗,来一次根本性逆转之战。

  关键是,全社会都要坚决摒弃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事上的麻木心态。社会不要麻木,觉得见怪不怪之后少了同情;受害者不要麻木,觉得追款无望就忍气吞声;执法部门不要觉得案件多发、难以应付,就放弃高压态势;相关的电信、银行、商业等涉及公民信息保密的机构,更不要觉得法不责众,便背弃自身对公民信息保密的法律责任。

  如何藉由此次打击行动,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更加科学,值得思考和探索。

  首先是将相关打击经验制度化。此前的山东徐玉玉案,从徐玉玉身亡到6名犯罪分子全部归案,竟然只用了短短7天!高效的背后,一方面公安干警确实付出了巨大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协调机制和办案平台的极端重要性。案件的侦破,涉及福建、山东、贵州等多个省份警力的协调,由公安部出面主导。放在平时,这样的协调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这提示我们,必须加快探索全国性的打击此类犯罪的警力、技术等协调机制,让破获特殊个案的权宜之计制度化,让任何一起个案都可以借用这种机制之便利,构筑起打击犯罪的严密法网。

  其次,则是法律层面的进一步完善。电信网络诈骗之所以在这几年风生水起、势不可当,其“行业”基础是社会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带来的公民信息大肆泄露。这种局面亟待相关法律迎头赶上。

  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去年的刑法修正案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款作出修正,进一步加大了对盗取、贩卖公民信息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但是,相关细节有待完善,比如犯罪后果如何才叫严重等值得细化。

  另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电信、银行、汽车、保险、网站等机构保护客户信息安全责任的规制,明显乏力。这一方面导致一些机构对自身法律责任无感,对管理漏洞视若无物,同时也导致大量公民信息以几十元、几元甚至几角的价格在网上被大肆叫卖,而贩卖者理直气壮,压根不认为自己在犯罪。

  而从法律的震慑效果看,鲜见商业机构因公民信息失窃事件遭受严惩或对公民进行赔偿。许多盗取公民信息的犯罪分子即便被绳之以法,很多情况下也是拘役甚至缓刑,并未形成强大的震慑效果。这种状况亟待改善,以便于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根除电信网络诈骗的强大土壤,真正让每个人的电话那头“天下无贼”。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让电话那头从此天下无贼 2016-09-26 浙江日报2016-09-2600007;1937762 2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