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用信息技术加固安全防火墙

张凌燕 周 彬

  近10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每年以20%到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今年1月至7月,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4%,造成损失114.2亿元……

  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让9月19日启动的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备受重视,用信息技术加固安全防火墙成为大家共同的期待。这几天,工商银行就向全省人民隆重推荐“工银融安e信”(公益版),为多举措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一件新式武器。

  精密设计

  据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工银融安e信”(公益版)是工商银行联合公安部正式推出的国内首款防电信诈骗公益软件。该软件以公安机关侦破的电信诈骗案件涉案账号为基础,通过建立风险黑名单库、打造零时差响应等高级别安全工具,供社会公众在办理转账汇款前对有关账号进行安全性查询与参考,风险预警平均准确率超95.59%,目前已经在工行互联网金融社交平台“融e联”独家上线运行。

  资料显示,工商银行自2012年起就开始运用前沿的大数据技术研发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通过全面收录工行内部和社会各界已确认的风险信息,建成了国内金融行业领先的风险黑、灰名单库和风险控制规则体系,并和银行业务处理系统自动对接,在工商银行个人金融、公司金融、信贷授信、信用卡、电子银行、单证票据、集中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业务领域投入应用,在业务审核、办理和事后监督等各个环节提供欺诈预警和控制。

  “融安e信”系统平台的数据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国家政府部门、银行同业机构、商业伙伴和专业反欺诈机构的信息,以及工商银行多年积累的风险数据,建成的风险信息数据库也是多维度、大体量的,像企业级、账户级的风险信息就达数千万条。上述信息经过分类、评级、赋予规则后,按照不同业务需求分别在相关业务领域和系统中布控,防范欺诈交易。

  事实上,“融安e信”在中国银行业首次实现了对外部风险的实时预警和有效干预,各项功能和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几乎适用于所有商业银行。目前已有多家银行与工行接洽,希望利用该平台积极开展风险防控工作,而工行也愿意积极支持银行同业,共同提升外部欺诈风险管控能力。仅在浙江,使用工行“融安e信”的企业就已超过30家,包括杭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这对全省打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和构建正常的经济秩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精细管理

  信息技术再先进,仍然需要操作者的尽心尽责。浙江分行始终把握精细管理的主线,周密部署,全面持续地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活动。他们在省市县三级行均成立了行领导挂帅,安全保卫、个人金融、电子银行、法律事务、运行管理等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构建各条线协同配合、各司其职、紧密衔接的框架体系,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比如,为了充分调动各个层面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浙江分行出台了一系列奖惩并举的激励政策,对堵截电信网络诈骗成效显著的员工,按照《员工抵制检举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和堵截案件奖励办法》予以奖励,并及时向公安机关申报奖励;对业务办理环节存在违规问题的,则严肃追责。最近半年,全省工行系统各网点在营业场所累计堵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659件,帮助客户避免资金损失754万元。

  又如,加大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力度,严格执行账户实名制,坚决杜绝违规代开卡、乱开卡、批量开卡等问题;强化开卡审核控制,严格执行在全国工行系统同一客户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同一代理人代理开卡原则上不得超过3张的规定;分步推进清理假名银行卡账户工作,依据《处置假名个人银行存款账户实施细则》规定中止银行卡服务,阻止犯罪分子利用工行账户实施资金诈骗和转移。

  再如,多渠道地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共筑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工程,切实提升客户的风险防控意识和网点的风险防控能力。充分利用工行网站、融e联、新闻媒体、电子屏幕、网点专栏等载体,通过播放视频短片、发放宣传资料、布置展板海报等形式,向广大市民揭示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常用招术手段和基本防范技能;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增强网点一线员工和大堂保安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处置能力,全力建设“安全银行”,打造在客户心目中“可信赖的银行”的良好形象。

  精准防治

  前不久,杭州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又一次在工行召开表彰大会,嘉奖杭州涌金支行防堵电信网络诈骗的不俗成绩。这是浙江省分行营业部近三个月内第四次受到市公安局现场表彰,多名员工获评“杭州市十佳劝阻能手”称号,也是浙江分行今年以来积极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活动效果显著的体现。

  事实上,人防、物防、技术防、制度防相互融合、紧密结合,是浙江分行在省公安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和省银监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部署下,防范电信诈骗、共筑网络安全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他们专题组织全辖范围内的自查自纠活动,对发现的问题督导责任单位限期完成整改,并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强化各项举措,确保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程的长期性、持久性和严密性。

  目前,工商银行已在全省11个地市均配合各地反诈骗中心建立对接AB岗工作机制,派遣专人进驻,协助查询工作,并在全省系统各分支机构建立高效运转的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建立健全驻点人员的一站式服务、授予最高查询支付权限等制度,不断完善内部操作流程;同时,各营业网点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受理电信网络诈骗举报事件,全辖上下形成了强大合力,从而能够落实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涉案资金的查控效率和效果。

  尤其是依托“融安e信”这一精准防治的高新武器,牢筑技术防线。最近半年,浙江分行利用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累计预警堵截柜面转账和开户业务363笔、自助渠道转账2021笔,避免客户资金损失3175万元;拒绝信用卡预审批2395笔、调额和发卡4456笔,预警私人银行风险客户408人次。此外,通过系统加强和公安部门协助和信息共享,共收集并向总行提供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账户9729个,全部匹配后倒入“融安e信”后,进一步丰富黑名单数据库,从而支持银行同业共同提升外部欺诈风险管控能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用信息技术加固安全防火墙 2016-09-26 浙江日报2016-09-2600017 2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