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围城”,
可从农村“取经”
邓国芳
在浙江,农村的垃圾分类,最早大约出现在5年前。宁海县桑洲镇的里山季村,在每户农家前,摆放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由此拉开了浙江乡野垃圾革命的绿色幕布。彼时,数百公里之外的杭城,仍饱受垃圾分类之困,迷茫探寻出路,直到今天,还在艰难行进。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鲜物品出现,既丰富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让地球陷入垃圾之困的窘境。大约四五十年前,农村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各种玻璃瓶罐、农药化肥袋、塑料制品……
当城市居民习惯把垃圾袋一扔,就解决“生活垃圾去哪儿”时,农村居民却开始为无处可去的垃圾头疼:不蹲茅厕,用上抽水马桶,但下水往哪里走?不养猪了,剩饭剩菜往哪里倒?不种菜不种稻,粪便去哪儿?形形色色的塑料袋,扔哪儿?总之,垃圾变成了大问题。
就在这个历史节点上,美丽乡村建设和“五水共治”,把垃圾集中处理和分类的命题,抛给了浙江乡村。在余杭、桐庐、安吉、象山、龙游、仙居、东阳、遂昌……“村收、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模式,逐渐开始推广开来,农村久无出路的垃圾,终于有了去处。
更可贵的是,浦江等地在推广农村垃圾分类时,还直面垃圾分类的深层次难题,以事无巨细的态度、因地制宜的方法,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把可腐烂垃圾变废为宝。同时,他们又把试验的触角伸向城区,努力攻克这个顽固的“堡垒”。
就像记者所记录的那样,浦江在城区实行垃圾资源化利用时,遇到不少难题,但至少已开启征程,未来可期。单从各地农村的实践成效而言,浙江“垃圾围城”的破题,或许会从“农村包围城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