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投资助推动能转换
张曙明
近年来,浙江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跨国并购风生水起。那么,跨国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否正常?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加快实现浙江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又带来了什么?
首先,投资是贸易的延续,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符合国际发展经验和产业国际化发展规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都把对外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以突破国内市场饱和、资源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矛盾。当前浙江已经进入人均GDP12000美元、工业化加速发展、后工业化渐露端倪的发展阶段,无论是经济实力、产业水平、国家战略导向以及政策环境都已经具备跨国投资的条件。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专利技术、高端品牌、矿产资源等优质资产和要素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可以预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其次,从与国际比较看,目前浙江境外直接投资实际汇出额约占GDP的0.8%左右,离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2%-3%的占比还有较大差距,故而,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及增长态势仍属于正常、合理范围。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浙江对外投资有何亮点?论速度,“十二五”期间,浙江对外投资年均增长33%;论行业,纺织、化纤、机械制造等浙江传统加工制造业以及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到95%;论载体,国际营销网络和境外园区成为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有效地拓展了海外市场;论活力,海外并购发展迅猛,从过往平均每年3-4个并购项目,到2015年的135个,并购规模一般占到同期对外直接投资的75%。
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格局正在发生三个显著变化:从过去以目标市场为主的布点投资,向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布局性投资转变;从过去应对贸易壁垒的被动投资,向占据产业高端,掌控资源、技术、品牌等先进生产要素的主动投资转变;从小规模、探索性的“绿地投资”,向大规模兼并收购与行业全球领先者合作的投资转变。
可以说,对外直接投资已然成为开放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新路径。当前,全球经济增长、贸易需求低迷,发达经济体提出的制造业回归、重振计划,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重叠,贸易摩擦从过去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兴产业,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从WTO多边体制正在走向区域合作的TPP、TTIP,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与逆全球化的保护主义并存。同时,当前也是全球市场供应格局加快调整、国际产业分工加快转移以及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的过程,投资收购机会增多、成本降低,为一般贸易出口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加工制造业进入产业分工高端环节,提供了有利时机,成为企业“走出去”跨国投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未来,对外直接投资应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有新作为。从企业层面看,通过走出去跨国投资项目的实施,可以吸引境外资本、用好境外资本市场,有效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融资困境;可以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消除先进技术转让壁垒,加快创新进程,突破技术引进瓶颈;可以推进企业自身经营国际化,改善跨国经营治理结构,提升对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在政府层面,要统筹省内发展和全球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步伐,把劳动密集型产能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转移,促进结构调整;把传统优势产业的加工组装、销售网络延伸到目标市场,改变以低端代工为特征的加工生产体系和传统外贸的OEM模式,建立自主的营销体系;开展国际研发合作和农林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抢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制高点,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供应地;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打造一批浙江优势产业在海外集聚发展的基地;支持企业实施海外并购,获取知名品牌、市场渠道、先进技术、人才、资金等核心生产要素,培育优质本土跨国公司。
(作者单位:浙江省商务厅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