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生态

平阳农民自制新式清淤船

比人工清淤效率高近30倍,或在全县推广使用

  本报讯 (记者 尤建明 见习记者 林中牧 通讯员 黄剑萍 张昌业) 船行河中,机器轰鸣,船上一只只铁桶状的挖斗连串成线,不断从水里兜起一桶桶的淤泥,倒入船舱……连日来,平阳县万全镇栏杆桥村四都河旁的村民,目睹了这款新型链斗式清淤船的作业。

  这个清淤“神器”,由平阳万全镇宋桥社区林文武、冯方源等7位农民联合研发。目前,该船已连续清淤一个多月,累计清理淤泥及河床垃圾330船、6000多立方米,每天能清理500立方米河泥、垃圾。

  今年以来,平阳深入开展“五水共治”。清淤成为万全镇治水工作重点。但传统的人工“拔河泥”效率低下,成本昂贵。村民林文武和冯方源,深谙家乡水系特点,为早日实现河道复清流,两人决定合作研制更有效的挖泥机器。

  “从去年起,我们放下手头生意,开始上网搜索河道清淤设备的资料,凭着自己的机械知识以及对当地河床的了解,设计出草图。”林文武说,简单的设备自己动手打造,复杂的配件就从不同厂家购买、定制,然后请来焊工焊接。其间,不断遇到的挫折,让他们被迫暂停了研制进程。

  转机出现在半年前。村民林永有、潘寿良、林光明、陈庆芳、肖仁杰等人听闻此事后很感兴趣,要求一起投资研制。就这样,7人组成了研发小组,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几个人终于研制出新式的链斗式清淤船,命名为“源杰1号”。

  “源杰1号”新型链斗式清淤船是利用一连串带有挖斗的斗链,借上导轮带动,在斗桥上连续转动,使挖斗在水下挖泥并提升至水面以上,挖取的泥土边脱水边提升至斗塔顶部,倒入泥槽后,经输送带直接卸入停靠在旁边的运泥船中。运泥船的上方放置铁筛,用来过滤河床的石块和垃圾,确保进入船舱的都是泥浆,方便抽取和下一步沉淀,沉淀后的泥土用以循环利用。

  目前,研发小组正计划推广这种新型清淤船。首批4艘经过改良的“源杰”系列链斗式清淤船,已委托山东省一家船厂生产,每艘船成本价大约30万元。“清淤船探头上的定位系统与红外线等创新技术,正准备申请专利。”林文武希望,“源杰”系列清淤船能为更多河流服务。

  平阳县治水办常务副主任林初潮表示,平阳县正采取现场观摩、数据比较等方式对“源杰1号”进行考察,它比人工清淤效率高近30倍,预计在多地试验成功后,可向全县推广使用。


浙江日报 生态 00016 平阳农民自制新式清淤船 2016-09-13 1848938 2 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