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生态

中国电信G20通信保障观察之一

做到一万 杜绝一失

  今年以来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G20在杭州圆满落幕。这是有史以来我国大事通信保障难度最高的一次。担当绝对主力的中国电信集团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会后表扬信如雪片般飞来。首次承担如此重大通信保障任务的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以“万无一失”的信念交出了一份让各方满意的答卷,期间的付出值得铭记,期间的经验更值得总结。今日起刊发系列文章,以为记录。

  8月31日,距离G20峰会开幕还有4天,杭州电信大厦门口等待进入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从8月20日开始,所有进门的访客都要进行严格的身份核实,由受访的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员工签字确认才能入内。进入重要通信设施所在楼时,这样的身份核实还要进行一次。

  这是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为保障G20期间通信设施运行平稳启动的最高等级安防举措,是外来人员在杭州电信大厦所感受到的第一层防护。事实上,浙江公司所做的远不止这些。

  滴水不漏

  对于此类重大事件保障,一位电信业专家告诉笔者,通常来讲,容易出现的纰漏并不在技术层面,而是经验问题。中国电信在此前的重大活动通信保障中从未缺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此,从峰会筹备开始,在积极完善技术方案的同时,浙江公司做的最多的就是从观念上高度重视,全面借鉴全集团的重保经验,分析梳理,因地制宜,力求滴水不漏。

  “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把预防和应对措施、方案做全,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总经理韩臻聪一再强调这一点。

  为此,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先后制定各类保障方案227个,梳理网络、业务、安全、综合等4大类共117项任务清单,组织实战演练160次左右。针对会址分散的特点,中国电信成立集团、省、市联合指挥部,同时在7个专业中心成立大网保障中心,在15个经营单元成立分指挥中心,并在G20主会场、B20主会场、四协会场、文艺活动场馆设立现场保障组,根据重要客户分布就近设立15个区域保障组,在69个重要场所安排工程师24小时值守。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网络和平台、重点业务和重点客户,浙江公司都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保障措施。

  为确保做到“万无一失”,中国电信坚持守土有责,实行清单管理,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盯;同时加强协同,领导靠前指挥,各条专业线、各级组织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细致入微

  要做到“万无一失”,就要把好细节关。为做好每一个保障项目,中国电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由于本次峰会规格高、规模大、活动多,很多保障对象对于保障工作也并无系统性概念,所以保障方案早在去年年中就开始制定。为此,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不停走访客户,深入了解其需求,制定方案。为确保效果,浙江公司在制定部分方案时甚至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比如,为确定G20主会场新闻中心的上网端口数,浙江公司专门派人赴北京建筑设计院,对着主会场的设计图纸,挨个数出了座位数。

  为了保证配件及时调配,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专门对每项储存物品都进行了记录,保证急用时能第一时间知晓物品数量、存放地点。“应急预案是万不得已才会用到的,但是都要做在前面。”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网运部经理陈效忠如此说。

  重点防范

  “峰会成功看安保,峰会精彩看宣传。”在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总经理章晓钫看来,这两项都是通信保障的重点和难点。

  安保是历届G20峰会保障的重中之重。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在对全程网络进行地毯式“清洗”后,又对重要客户进行走访,了解用户需求,预判网络隐患,制定个性化网络保障白皮书,并实施网络优化加固。针对重保区域,浙江公司都进行了网络双路由甚至是三路由设计,确保万无一失。

  会议相关媒体传播则是将杭州峰会成果和中国声音传递出去的不二渠道。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网络运营部经理熊德营告诉笔者,峰会期间央视共计使用了123套用于高清视频的光端机,是以往大型活动的两倍。尽管设备成本高,备货有难度,浙江公司依然做了38套备份,并成立88人保障团队,24小时专人值守。数据显示,峰会期间,通过中国电信的网络和设备传送的央视节目时长累计近10000分钟,为峰会直播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峰会期间,浙江公司确实做到了“万无一失”,重保客户业务15000多项,没有一项业务出现故障。截至目前,浙江公司已收获了来自国外使团、记者、保障单位的四十余封感谢信,超前的网络、超强的服务成为G20杭州峰会向世界展示的一张通信名片。


浙江日报 生态 00012 做到一万 杜绝一失 2016-09-09 浙江日报2016-09-0900008 2 2016年09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