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生态

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难题

诸暨一村支书
自制垃圾收集车

  这两天,诸暨市草塔镇屏坞村村支书周森江接到许多求助电话:“老周,你的那个车能不能给我们村也做几辆?”电话那头所说的车,是周森江发明改装的垃圾收集车。这辆看似原始的手推车,因为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的难题,已经成为附近村子的“神器”。

  2015年6月,作为诸暨市农村垃圾分类第一批试点村,屏坞村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每家每户放置两个垃圾桶,分为可堆肥和不可堆肥。一开始大家觉得挺新鲜,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放置。但是垃圾堆了没几天,村里就遇到了清运的难题。

  周森江说,刚开始想过找保洁公司,但是一年需要花费15万元左右,价格太高。周森江又考虑让保洁员骑着电瓶三轮车去收垃圾,但是屏坞村有许多巷子又窄又小,根本进不去。“而且,保养电瓶三轮车每年大约要7万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正在周森江一筹莫展的时候,工厂里的送货车给了他灵感。于是,周森江立刻量了垃圾桶的尺寸,来到做平板车的工厂,想要自己动手造一辆垃圾收集车。

  经过周森江的努力,2015年7月,第一辆垃圾收集车出现在了屏坞村。它在平板车的基础上,按照垃圾桶的高度在四周做了护栏,其中一侧的护栏可以卸下,方便取放垃圾桶。

  投入试用后,有保洁员反馈“拉杆太低”,在推车的时候,往往会把车抬太高,导致重心不稳,保洁员的腿也很容易撞到。于是周森江重新改造了拉杆,在拉杆的最前面做了一个弧度,同时改变拉杆的角度,把拉杆调整成向上45度角倾斜,终于不再磕脚后跟了。周森江还调整了轮胎的大小,让垃圾收集车更好地在村子里行驶。

  在周森江一次次的尝试中,垃圾收集车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但是,周森江并没有满足,“第四代车马上就要问世了。这回我们在车上装了一块挡板,放下来和地面无缝衔接,保洁员不用费力就能把垃圾桶搬下来了。”

  最让周森江自豪的是,这种垃圾车的成本非常低,一辆只要450元,“省钱、绿色,又环保。”周森江说。

  草塔镇农办主任张祝宁告诉记者:“农村,特别是山村,村道崎岖、地势不平、弄堂狭窄,正常的保洁车没办法进去。周森江改造的垃圾收集车,使农村垃圾清运的难题迎刃而解。”

  如今,不仅仅是屏坞村,附近桥头村、兴隆村也纷纷效仿。“我们已经‘批量生产’了50多辆垃圾收集车,其中9辆是自用,其他都是给附近村子的。”周森江说,用过的人都说好,垃圾分类的推广也很顺畅。

  “其实,农村可堆肥垃圾的比例比较高,如果妥善解决好农村垃圾分类,一年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垃圾处理量。”张祝宁说,去年,屏坞村的垃圾减量化率达到60%左右。


浙江日报 生态 00012 诸暨一村支书
自制垃圾收集车
2016-09-09 1839936 2 2016年09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