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文章导航

白鹭于飞 基业长兴

——华能长兴电厂走在绿色发展新时代

  白鹭于飞 基业长兴

  ——华能长兴电厂走在绿色发展新时代

  6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授予华能长兴电厂“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称号,今年只有3家电厂获此殊荣。当前,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已成主流,拥有两台66万千瓦机组的华能长兴电厂竟然傲立于百万千瓦机组之林。消息传出,吕山脚下的华能长兴电厂一片沸腾!这也是华能集团首个获此殊荣的电厂。

  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长三角地区市场经济发达,生产主体繁多,对电力需求量大,环保排放要求更为严苛。华能长兴电厂,这个华东电网领先的一流火电企业,凭借华能优秀资源,不断超越自我,用一个个行业领先的创新突破,践行着“绿色示范、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维系着本业与生态之间的平衡。

  率先投入使用两台66万千瓦、最先进的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成为中国首座环保高效超超临界电厂;创新实施烟气协同治理技术和脱硫废水零排放,树立了节能减排的行业标杆形象;与长兴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谐共融,在带动产业兴旺的同时,成为当地工业旅游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以“保电工作零差错,保电设备零故障”的专业信念,精细化运作各个环节,为保电G20峰会筑牢一道绿色安全长堤……

  在“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诗画之地长兴,崭新的华能长兴电厂——一颗燃煤发电行业的明珠,正散发着绿色发展时代的璀璨光芒。

创新引领,走在行业前沿

  崭新的厂房,整洁的厂区道路,闻不到刺鼻的煤烟味儿,看不到堆放在地面的座座煤堆,若不是不远处逐渐靠近的运煤船,很难将眼前的现代化电厂与印象中的传统煤电厂联系起来。这个将“绿色”理念融入灵魂的企业,对根本性资源——煤存储问题的精细化处理,更是做到了行业领先。

  就目前国内多数煤电厂来看,一般电厂的煤场不是露天就是圆形封闭式的,而华能长兴电厂则采用国际首创混凝土全封闭集束蜂窝型煤仓,整个煤仓占地仅1.3万平方米,“和露天煤场相比,煤仓节省了80%的占地面积,实现了空间资源最大化利用,储煤全封闭堆放,消除了煤灰外扬可能,最多可存储煤炭20万吨,能满足电厂15天至20天的发电需要。”华能长兴电厂厂长、党委书记张峰表示,内设48个筒仓,堆取料采用上进下出方式,实现了储煤先进先出和精准配比,从而达到经济掺烧的目的。华能长兴电厂进入了发电产业先进技术集成创新基地和推广应用基地的行列。

  集束蜂窝型煤仓是华能长兴电厂看得见的节能创举,而不为人们轻易看到的是,以两台66万千瓦燃煤机组为主体的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从参数规划、主机选型、系统优化等各个环节,无不体现“高效”“节能”的理念,国际领先的“高效超超临界”专业术语提醒着人们,一个燃煤发电技术新时代已经到来,华能长兴电厂便是时代的先行者。

  蒸汽参数是反映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到目前为止,蒸汽的参数经历了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直至超超临界的发展过程。华能长兴电厂采用的是国产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作为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利用现有材料的裕度,提高蒸汽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煤机组的发电效率。

  如今,走进华能长兴电厂的主控室,我们获得了这样的数字:主蒸汽温度为600℃,主蒸汽压力28MPa,再热蒸汽温度620℃。“这是目前国内一次再热机组的最高参数,热效率高达46%,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长兴电厂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按设计煤耗277.8克/千瓦时、年运行5500小时测算,与国内常规同类型机组相比,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25万吨。

净化“水”“气”,呵护秀美江南

  地处生态底蕴深厚的长三角,华能长兴电厂始终将环保工作视为重中之重,面对雾霾等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生态之痛,长兴电厂更是自我加压,淘汰落后,并以技术创新为突破,把减排工作做到极致,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010年8月,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华能长兴电厂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对两台在役的12.5万千瓦机组实施永久关停,为推进浙江省节能减排不遗余力。2014年,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提出后,国内燃煤电厂掀起了超低排放改造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华能长兴电厂率先实施烟气协同治理、脱硫废水零排放等技术,被华能国际定为实施烟气协调治理技术路线和脱硫废水零排放的试点,“上大压小”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未采用湿式电除器实现超低排放的新建项目,华能长兴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由此走向纵深层次。

  烟气协同治理,就是采用国际最先进的低低温除尘理念,再加上高效脱硫除尘方案进行烟尘治理。经过协同处理,污染物排放不仅达到国家重点地区排放标准,并且达到更为严苛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的燃机排放标准,电除尘效率高于99.782%。目前,基于该技术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已成为燃煤电厂环保改造主流的技术路线之一。

  河湖交错的锦绣长兴,以水为美,呵护一方净水便是对脚下土地的最大尊重。今年4月,在阿联酋举行的全球水峰会上,“华能长兴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获得了“全球最佳工业水处理项目奖”,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得该奖项,这一奖项在全球水处理领域的影响力,堪比电影界的“奥斯卡金像奖”。

  华能长兴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采用全球最前沿的正渗透高浓盐水处理技术,将脱硫废水进行二次浓缩处理,水中的盐类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工业原料,真正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每年可回用清洁淡水10万吨。和传统的蒸发结晶零排放工艺相比,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全面实现低能耗、全自动控制、运行和维护更为便捷。

内外兼修,塑造和美家园

  “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这是长兴电厂的初心。对华能长兴电厂而言,电厂自身的壮大并不是发展的唯一诉求,怀揣感恩之心,与长兴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和谐同步,更是这家极具社会责任感现代企业的长远抱负。

  曾几何时,长兴当地采石业兴旺,从长兴到上海的内河航运主通道长湖申航道上,活跃着几十家航运公司,随着采石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长兴航运逐渐衰弱,一万多名航运工人面临失业。近年来,随着华能长兴电厂从狭促的市区搬迁到开阔的吕山脚下,旁边的长湖申航道逐渐繁忙起来,不少航企成为华能长兴电厂运煤进厂的主力军,一度走向衰弱的长兴航运产业恢复了生机。与此同时,由于电厂的带动作用,一股新的市场辐射能量应运而生,与电厂关联的上下游项目成为本地不少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粉煤灰精加工、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等产业如雨后春笋,和繁荣发展的华能长兴电厂一起茁壮成长。

  后工业化时代,华能长兴电厂主动引入后工业设计理念,内外兼修,全面协调电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危化区、水处理区、生活区等功能集中布置,降低主厂区占地面积,单位容量占地指标,仅为国家标准的2/3;先后对汽机房、锅炉房、冷却塔建筑外形等进行艺术化处理,与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兼具内外之美。

  湛蓝的天空下,一座外形似双管猎枪的“8”字型烟囱格外醒目。这种烟囱外形新颖、工程造价低,是中国能建浙江院根据多年烟囱设计经验,为华能长兴电厂量身定做的。240米的烟囱在承担生产任务的同时,以优雅的身姿,传递着华能长兴电厂“大美天成”的气度和风范,这种工业设计在国内尚属首创。

  在电厂围墙外,有一片天然湿地,常年有大量白鹭栖息。华能长兴电厂的落成和良性运转,并没有扰乱白鹭既有的生存状态,在这座江南园林式煤电工厂,“白鹭于飞”的动人景象随处可见,华能长兴电厂俨然是电厂人和白鹭共同的和美家园。

  华能长兴电厂内外兼修的美早已声名在外,“游绿色电厂,吃生态湖羊”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在这个煤电行业的“科普教育基地”,体会工业与生态的和谐相处之道,感知现代电力的科技魅力,华能长兴电厂因此成为塑造长兴工业旅游格局的重要参与者;面对迎峰度夏和保电G20峰会的双重重任,华能长兴电厂提高煤仓库存、调整作业时间、强化精细管理,打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在关键历史时刻,向世人展示出勇立潮头、堪当大任的行业风范。

  初秋,G20杭州峰会顺利落下帷幕,电厂人绷紧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下来。葱茏的吕山下,华能长兴电厂绿意盎然,偶尔三三两两的白鹭飞过,和“8”字形烟囱在天空相遇,绘就成一幅长兴特色的后工业时代“山水剪影”,不忘初心、大胆革新的华能长兴电厂,阔步走在绿色发展新时代。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白鹭于飞 基业长兴 2016-09-09 浙江日报2016-09-0900006;浙江日报2016-09-0900009;浙江日报2016-09-0900011;浙江日报2016-09-0900018;浙江日报2016-09-0900007 2 2016年09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