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量熔铸浙江不竭创造力(下)
本报记者 李月红 曾福泉
文化力量熔铸浙江不竭创造力(下)
本报记者 李月红 曾福泉
文化向前,海纳百川中 更新传承的血脉
“深化‘八八战略’研究,启动实施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今年初,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出炉,这一举措为国内外学者热切关注。
不忘初心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背后,是浙江对文化传承的执着投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实施的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之一,是一项系统研究浙江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的里程碑式的文化根基工程。简言之,让浙江的过去和现在启迪浙江的未来。
这是一个有着战略高度的智慧决定:一个资源小省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是在这个省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扎根于当下,胸怀社会的历史和未来,着力于规律探究,理论才能得到深度和高度,就能沐浴真理的光芒。它高度契合中国文化“鉴往知来”的优秀传统。
十余年来,作为全国人文社科领域的首个省级大型学术研究工程,文化研究工程围绕“浙江当代发展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浙江名人研究”和“浙江历史文献整理”,即“今、古、人、文”四大板块,数千名省内外学者参与,立项各类课题800多项,出版专著550余部。目前正启动实施二期研究工程。
而文化的传承,除了要用时光打捞,更须情义守望。其真正的能量,在于代代守护,在于生生不息。
历时7年,500册浙江古代精华文献《浙江文丛》即将全部面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出版史上规模最大的出版工程之一,也是浙江历代文献经典第一次全面整理出版;
作为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在主编张曦带领下,多年来持之以恒努力,得到海内外200多家知名文博机构大力支持;
前不久,集官方和民间十年合力,汇聚浙江几代学人心力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完成,1559册图书,重近5吨。
……
文化如山,巍然庄重。当时省委宣传部的分管领导感慨:“没有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的高度重视,没有部领导的部署、落实,这些书写浙江出版历史的文化工程是难以想象的!”
诚然,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化的每一次升华,无不是创造性传承的结果。浙江地域虽小,文脉千年不绝。古韵悠扬的浙派古琴、唱腔婉转的越剧、光影生动的海宁皮影戏、势如奔雷的余杭滚灯、温润如玉的黄岩翻簧……这些哲思流丽的文化符号,倾注着浙江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传递出浙江人对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希冀期待。
“浙江的民间工艺是祖国艺术宝库的奇葩,应注意保护与传承。”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一个月内连续六次批示,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指明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今,这些发展理念,正在美丽浙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遗名录中,浙江省有9个项目上榜,入选数位居各省之首,且国家级非遗项目实现“四连冠”,共有217个项目上榜;
在全国率先启动涉及全省范围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为172个重点村、868个一般村量身定制了保护利用项目,让古村落真正“活”起来;
出台《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每年安排1600万元用于56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的传承和越剧艺术的振兴发展,确保我省现有的56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就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文化遗产,就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见证了浙江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成为“两富”“两美”浙江建设最独特、最鲜活、最生猛、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力量。
文化向上,高天厚土上 铭刻精神的坐标
“代代相传的文化创造的作为和精神,从观念、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孕育、形成和发展了渊源流长的浙江地域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精神,她滋育着浙江的生命力、催生着浙江的凝聚力、激发着浙江的创造力、培植着浙江的竞争力,激励着浙江人民永不自满、永不停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地超越自我、创业奋进。”2006年5月30日,在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作总序时,习近平同志如是嘉许浙江文化的创造力。
文化创造力,标注浙江的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和发展速度。
这创造力,来自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大力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近年来,浙江文艺创作自觉聚焦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和浙江本土题材,形成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浙江现象”。在最近两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浙产的《国家命运》《焦裕禄》等19部作品获奖。
近年来,文化实践主动对接改革发展的火热生活,讲述浙江故事,书写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浙江省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编写了《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系列丛书,全面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创新实践。创作出《百水赋》等文艺作品,展示了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社会共识和坚定决心。
这创造力,来自坚守文化立心、精品铸魂,始终把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摆在突出位置。
自2005年起,浙江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从文学、电影、戏剧、动漫,到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到理论文章著作……一批批思想深厚、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并积极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化精品直抵人心对真善美的渴望。杭州歌剧舞剧院汇集世界艺术名家打造的扛鼎之作——舞蹈剧《遇见大运河》,巡演近百场,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拱宸桥头,到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再到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该剧编导崔巍一次又一次地见证无数观众被大运河绵延千年的命运所感动,并开始思考世界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
文化精品回应时代对深邃思想的呼唤。以浙江大学为代表,浙江的敦煌学研究代代相传,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海外”的局面;位于浙中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建成了中国一流的非洲研究智库,连续在中国和非洲举办了5届“中非智库论坛”,并被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是国际社会认知中非关系、理解中国对非战略结构与性质的重要平台。
这创造力,来自以改革为突破口,让浙江文艺进一步激发动力、焕发活力。
近年来,浙江省委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坚持“做强国有、扶优民营”,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壮大市场主体。
媒体融合,转型攻坚。浙江近年来共实施媒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32个,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坚守文化责任、坚定创新发展道路,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媒体发展趋势明显。
文化产业,风生水起。目前,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和整体发展水平都居全国前列。浙江民营影视机构有700多家,涌现出华策影视、长城影视、中南卡通等民营文化企业,拥有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等3个国家级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等30多个特色影视基地。2015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5.81%,成为我省支柱性产业。
文化交流,加快走出去。以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为重点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升温——前不久,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俄罗斯莫斯科开出该国首家中文书店;在中东,浙江参加的2016中卡(卡塔尔)、中埃(埃及)文化年项目和2016欢乐春节文化活动,深受沿线国民众欢迎;“一带一路”上,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其他11个国家的24家机构发起成立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
这创造力,来自打造享誉国内外的“文艺浙军”,为浙江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曾记否,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打造“文艺浙军”的想法,希冀全省文艺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争做引领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近年来,浙江践行习总书记的嘱托——
壮大领军力量。分层分类推进“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和文化名家造就计划,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共有“五个一批”人才279人,文化创新团队65个。
培养未来力量。积极实施青年戏剧表演人才“新松计划”、青年作家“新荷计划”、青年视觉艺术人才“新峰计划”、青年影视人才“新光计划”等青年人才系列工程。一支崇德尚艺、服务人民的文艺新浙军正在崛起。
激励社会力量。成立省市县三级网络作家协会,组织900多名浙江网络作家创业创作。组建成立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为2.8万名“横漂”提供服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大发展大繁荣的文艺浙军,将有力助推浙江“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曾记否,2005年浙江启动文化研究工程,开启了一方学者研究一方文化基因的浩荡大幕,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成为浙江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今天,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丰厚滋养的浙江人,必将书写出更加恢弘壮丽的浙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