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中国智慧·浙江实践   开放发展

一家瑞士企业的浙江缘

与开放的浙江
共同成长

  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围垦街123号的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老住户”了。明年,这里即将迎来落户杭州20周年的节点,作为一家外资企业,二十年间,史陶比尔真真切切地见证和参与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最开始为何选择落地杭州?”史陶比尔集团是纺织机械、工业连接器和工业机器人三大领域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是代表瑞士制造最高水平的跨国集团。“以杭州为中心,南有‘纺织之都’绍兴,北有苏州、无锡等纺织名城,我们最初以纺织机械打入中国市场,看中的便是杭州及其所在的江浙地区庞大的市场需求。”公司技术行政主管陶雪军告诉记者,1997年,史陶比尔便在杭州建立了亚洲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工业生产基地,那时的浙江还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省份。

  走进公司展厅,陶雪军打开“26系列”回转式电子多臂机的内外罩壳,向记者展示起让他引以为傲的瑞士精密制造。就是这一设计,改变了整个纺织行业的生产水平。

  “现在我们的多臂机每分钟能达到1000转,而在没有发明电子旋转式多臂机的年代,江浙纺织企业用的开口设备多是踏综盘、凸轮机和普通机械式多臂机,转速低、花型少,最多也就只能织出普通衬衫上的那种格子布花型。”突破花型这个坎后,整个纺织产业链都带来了质的飞跃,曾经在低端产品市场徘徊的浙江纺织业也在由设备革新带来的升级中,生产出越来越多高品质的花纹织物。“我们的产品以及配套解决方案一度占据了90%的国外多臂机市场。”陶雪军说。

  近几年,纺织行业的市场需求已渐趋稳定,随着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史陶比尔的工业机器人成为了公司发展的新亮点。陶雪军告诉记者,史陶比尔旗下的UNIMATION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史陶比尔在其基础上凭借对精密机械的独特理解,发展了新的产品。目前,史陶比尔工业机器人100万次的运动重复精度达到 0.01mm,其速度每分钟完成200次拾取,理论寿命更可达100年,远远超过业内竞争对手。

  “2004年,我们开始引进工业机器人产品,由于当时国内发展阶段的限制,市场需求几乎是零,直到2006年才有了第一单生意,客户还是一所高校,购买用作教学研究设备。”陶雪军说。2012年,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浙江最早提出“机器换人”战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从那时起,史陶比尔的工业机器人业务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急剧变化。“去年我们的销售量同比增幅达40%,今年上半年更达60%。”

  除了工业机器人,随着国内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太阳能等多元行业的不断兴起和壮大,史陶比尔的工业快速接头业务也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陶雪军告诉记者,过去,他们的客户多是在华发展的外企,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也有能力、有要求选购这类高精密、高可靠性产品,这一变化,也映射了浙江和国内企业发展的步伐。

  20年间,政府服务的变化也让陶雪军印象深刻。“2005年我们老厂房扩建审批花了近8个月时间,而去年我们二期厂房进行审批的时候,流程只走了不到3个月。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也一天比一天精准到位,现在政策宣讲、检验检测等上门服务也越来越多。”陶雪军说。

  史陶比尔所在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多年来,业已引进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外资企业,位列《财富》全球500强的69个项目在此落地,与史陶比尔一样,它们也在不断开放的浙江大地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见证浙江开放历程。


浙江日报 中国智慧·浙江实践   开放发展 00007 与开放的浙江
共同成长
2016-09-03 1875880 2 2016年09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