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异地扶贫的金磐探索——
财富“飞地”:借你一块宝地
本报记者 金春华
1月至7月税收2.25亿元,同比增长22.92%;半年税收占磐安全县半年财政总收入四分之一;亩均税收达近20万元。这是位于金华市区占地2.1平方公里的浙江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给出的数据。
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我省集“政府扶贫、山海协作、生态补偿”为一体的异地扶贫开发的样本,成为磐安县引进人才、发展经济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世界难题。位于我省中部、有“浙江之心”之称的磐安曾面临这一困境。这里是我省最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而另一方面,当地百姓对发展的要求日益强烈。
“磐安以前工业基础差,群众开玩笑说县里只有‘一根烟囱、18名职工’。交通不便,从金华市区坐车要两三个小时。”磐安县政协副主席、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陈平说,区域环境制约,磐安当时要摘去贫困的帽子,困难重重。
山海协作为磐安带来了机遇。山海协作是浙江扶贫开发一种重要载体,就是经济发达地区支持山区的发展,把“山”这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1995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金华在市区划出一块“飞地”,创设了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
21年过去,“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磐安借助该工程,在金磐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引进杭、温、台以及金华等地的山海合作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区内已有各类工商业企业800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2家、税收超5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优势企业占磐安全县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占80%。”据陈平介绍,其中,中国皇冠集团、浙江娅茜内衣有限公司、浙江和勤通讯有限公司和浙江鹏孚隆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山海合作项目,已成为国际国内行业的佼佼者。
蓬勃的经济发展带来稳定的就业机会。目前,在金磐就业的职工已达3万余人,其中磐安、金华以及外地职工各占三分之一左右。1万余磐安人从大山里走出来,在这里就业、创业、生活。据统计,近10年,磐安农村人均收入增长了273%。
来自磐安尚湖镇的浙江威邦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校波把企业从磐安搬到金磐开发区,10年间已从一家小作坊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泳池设备制造企业,企业金磐分部的行政人员中约有10%来自磐安。“公司每年在慈善方面支出约60万元。”陈校波说,希望能给磐安的发展尽一份力。早在2007年,他的企业就设立了助学基金,每年出资10万元,资助考上专科、本科的磐安籍困难家庭大学生。
据陈平介绍,磐安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得到了开发区内企业的支持,不管是新农村建设、环境治理还是抢险抗灾,区内企业家总是全力支持;特别是前年磐安开展治污水等环境治理工作,开发区企业捐款达1000余万元。
企业外迁,给磐安保护生态腾出空间;源源不断流入的税收又提供了资金支持,磐安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4.74个百分点,达80.14%。今年上半年,全境地表水和各出境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功能区要求,达标率100%;空气优良率94.3%,排名金华市第一。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不仅为磐安发展不断注入动力,也为保护浙江中部生态和饮用水源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