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开放的西湖洋溢自信

  时序已入秋,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晚上去西湖边夜跑,因事先得知在G20峰会筹备、举办等期间,包括西湖景区大部在内的市区部分区域实行临时性封闭管理措施,出门时便带上了身份证。

  在接近湖区的安检点,安保人员看上去都是些精干的姑娘、小伙,安检过程紧凑、细致,十分专业,结束时有关人员还礼貌地对我说上句“谢谢配合”。

  虽临近午夜,气温稍降,但还是稍作运动便大汗淋漓。看到在临时搭建的大棚中,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降温设施,一想到在白天的骄阳下,安保人员要一丝不苟地坚守在岗位,真是挺辛苦的。

  盛会来临前的西湖显得宁静。夜跑结束时,我喜欢对着湖面静静坐上一会儿。我更习惯把眼前的湖当作一位老友,半个多世纪来,它陪伴我出生、成长,看着我从蹒跚迈步,到白发渐多……

  作为60后,我们年少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而在青春年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潮流,我们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经历了从供应短缺到物质丰盛的巨大跨越。

  如果时光也有年轮的话,那么,眼前湖中漾开的波澜不就是一层层生命的印记吗?从中我仿佛看到西湖从单一、闭守、自赏,不断迈向多彩、开放、包容的时代剪影。

  对于个人来说,时代的脚步更多是留在具体的记忆中。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与小伙伴正在景区附近一条河边钓鱼,忽然河边的马路上卷过一阵尘土,驶来一辆上海牌小汽车。在当时,马路上跑的汽车也不多,何况是辆小汽车,一下子引起同伴们的好奇心。更出人意料的是,这辆小汽车居然在距我们不远处停下了。大家围上去一看,让人惊奇的是车后座上坐着一位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老太太,她通过中国司机向我们问路。同伴中,有人立即明白,这位外国老太太要找的是一位大学教授的家,而这位教授的夫人是位英国人(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其事迹后来媒体有过专门报道)……有小伙伴立即抄近路去报信。

  这位外国老太太的出现,也让当时还年少的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就是某种变化正在悄悄地到来。这种变化是如同西湖中的水波不断出现并在更大范围扩展开来。不是吗?周围一些高中毕业的大朋友曾在家闲得慌,常和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一起下棋、玩扑克,忽然一下子好像都忙碌起来。原来,大学恢复招生考试,他们都去忙着复习功课了……那时候,在湖边的大学里,十五六岁的少年与三四十岁的老大哥同上一堂课的情景并不鲜见,那是时代的错位,但也反映了一个民族要赶上世界经济发展快车的执着。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变化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迅速。西湖边出现了个体户,记得那位女摄影师当时还引起了社会的争议;湖边出现了合资饭店,让人们对舒适的环境大长见识;在浙江展览馆旁边出现了露天小商品市场,让这个杭州人熟知的广场多了一种商品的色彩……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直到跨入新世纪,西湖不断向市民和来客敞开自己的怀抱:整治西湖周边环境,一度被“割据”的沿湖一圈被打通;三面环山的西湖,其开阔的东面按不同高度次第出现了幢幢现代新建筑;西湖“西进”,不仅扩大了传统湖区,更使不少历史记忆重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开放的进程中,西湖变得越来越大气,也越来越自信,这种自信甚至开始走出杭州,影响到更多的地方。如西湖景区是国内惟一不收门票的5A级风景区,这种创新做法让四方来客竖起大拇指,也引起国内更多城市的关注。

  如今,杭州已经跨入“钱塘江时代”,这不是“西湖时代”的结束,相反,是西湖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开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西湖以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更进一步走到了全球关注的聚光灯下。

  这种历史性的跨越难道不是西湖的骄傲?难道不是留给后人的珍贵记忆?

  “我看江山多妩媚,江山看我应如是。”是呵,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夜深了,眼前的西湖也已入眠,而明天,这里将迎来更为灿烂的日出。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开放的西湖洋溢自信 2016-08-26 1871002 2 2016年08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