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时评

监管必须跑赢骗子

  电信监管堪称社会的一道“防线”,守好了这道“防线”,相关部门的配套管理才会事半功倍。希望电信运营商用技术跑赢骗子,将社会中的信任置于更牢固的位置。

监管必须跑赢骗子

吕苏娟

  近年,电信诈骗日益频繁、花样百出,俨然成为一大社会的痛点。近日,临沂一花季少女徐玉玉因电信诈骗被骗走9900元学费,导致心脏骤停,离开了人世,引发了全社会广泛关注。

  调查显示,骗子使用的以“171”开头的号段,是为虚拟运营商准备的专门号段。此前已有多地公安部门发布诈骗预警表示,170/171号段是电信诈骗“重灾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非实名制登记存在漏洞。如今号称“史上最严的电话实名制”已正式施行。该案件也有了最新进展,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号码于今年3月进行过实名登记,号码所属运营商已收集到开卡人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以及通话记录,并通知了警方,相信案件马上会有一个结果。

  但这并非个案。就在徐玉玉死亡后,各地又有多起电信诈骗案出现。在全国的一致声讨中,骗子依旧堂而皇之地实行诈骗,究其根本还是电信运营商监管不到位。他们总有一堆堂而皇之的理由,比如电话号码太分散,查找困难;骚扰电话隐蔽性强,可随意改号,技术攻关难……但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作为运营商,难道不该让自己的技术跑在骗子前面?

  曾有媒体报道,2011年广州市民不堪垃圾信息袭扰,将电信运营商告上法庭。结果,运营商方面的律师坦承:接到法院传票后,已将该市民列入“红名单”,通知全体代理商不得向其电话推销、发广告短信。由此可知,技术层面上,电信运营商是有能力拦截骚扰电话和短信的,但为何“红名单”没覆盖所有用户,是用户增长过快导致技术跟不上,还是电信运营商压根就没有把用户需求当回事?如果每次用户都只能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基本权利,那电信运营商的存在,将只会是一个笑话。

  电信运营商本该“以顾客为中心”,但因地位特殊、长期养尊处优,忽视了服务和产品,导致问题频出,电信诈骗只是其中之一。虽2013年首批虚拟运营商上线,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但后来居然被利益诱导、误入歧途,成为了骗子的“滋养地”。企业追逐利益无可厚非,但若连基本的道德和法律底线都罔顾,不仅背离了初心,还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电信监管堪称社会的一道“防线”,守好了这道“防线”,相关部门的配套管理才会事半功倍。希望电信运营商用技术跑赢骗子,将社会中的信任置于更牢固的位置。


浙江日报 时评 00013 监管必须跑赢骗子 2016-08-26 浙江日报2016-08-2600013;1871816 2 2016年08月26日 星期五